|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论语精讲 -> 名不正则言不顺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论语精讲 名不正则言不顺 [第124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23] 本页[124] 下一页[125]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论语精讲: 名不正则言不顺
【原文】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5)?”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6)阙如(7)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8),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9)。故君子名(10)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11)而已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孔子在本文提出对此事的看法。 (2)奚:音“西”,何、什么。 (3)正名: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这里指正卫君的名分。 (4)迂:迂腐。即拘泥陈旧思想,无法顺应时代潮流。 (5)奚其正:奚,何。如何正。 (6)盖:发语词,提起下文,无义。 (7)阙如:阙,同“缺”,存疑、空缺。如,语助词。阙如,存疑、空下来。 (8)不中:中,音“众”。不恰当、不合适。 (9)无所错手足:错,安置。手足无措;手脚无处安放;形容不知如何是好。 (10)名:动词,指称。 (11)苟:苟且,马虎草率。 【语译】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想要请您去治理国家,您将先从什么做起?”孔子说:“必须先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太迂腐,不合时宜了!怎么正名分呢?”孔子说:“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会采存疑的态度。(卫君)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恰当,刑罚不恰当,人民就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指称什么必定能够说得顺当,说出来也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他的说话,是从不马虎草率的。” 【研析】 语言和文字是一体的两面,也是用来指称对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万事万物和讯息的载体,更是人们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思想媒介。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对应、来指称什么(例如谁应该当卫国国君),这是在思想意识中先经过了一个“名之”(指称)的过程,之后才在现实物质环境中,表现于言行或文字记载。 思想意识中为何这样指称、那样指称某些真实的事情或现象呢?高尚者有高尚的文章语法;低俗者有低俗的文章语法。真诚者有真实的指称意境;虚伪者有虚假的指称意境。语言文字承载了指称者、书写者、说话者的心性和思想意图等讯息,例如暴君以不善的指称、文书、宣告,意欲大臣去迫害正义之士,大臣将感受那不善,其道义良知也会直觉那是不该做的,所以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人的言行往往受思想意识所支配,所以还说“言不顺则事不成”。说白了,不就是思想意图、心性是恶的因,言行的结果必是恶的果吗?正所谓“恶有恶报”。 天意该谁当国君,也某种程度反映了人民的因果报应和命运,暴君或国君名不正,将成为国家动乱的根源,促成暴君或国君名不正的条件,恰恰是人民遭受动乱厄运的原因,是谁促成暴君或国君名不正的条件成熟呢?是不是社会的道德人心低落?是不是人民都有责任呢?所以该国人民将遭受动乱厄运。 【延伸思考】 1、“名”、“言”、“行”,对应的是“意”、“口”、“身”,君子“诚意”、“正心”,所以能“名正”,由于人的思想意识可以控制人的言行,可见人的思想意识如果能遵循正道、明辨善恶好坏,就能正本清源,言行也能减少罪过和恶报了。 想想看: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如果不合正道,主次先后错乱,是不是就是“名不正”?想要“名正”,使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归于正道,是不是得修养心性呢? 2、在太平盛世,像尧舜或唐朝,民风淳朴或有唐诗,整个社会的道德人心比较高尚,人伦整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民的思想意识也能合于正道,创作的文艺、诗歌自然能体现纯正高雅的意境,吟唱起来也很顺理成章。 想想看:这是不是“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体现?出现盛世的根本条件是不是心性道德水平、思想境界高尚合于正道? 【阅读资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来是一句精妙的古语,却被现代人贴上了封建的标签。自古以来,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往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谬见来诠释这句话,实际上,这是人类变异的认识。 其实,它的本来含义是要求生命各依本分:君应该有君的德行,臣应该有臣的忠诚;父应该有父的品行,子应该有子的操守。如果君的作为与其德行相背离,那就是君不君,如果臣的言行与其忠诚相背离,那就是臣不臣,如果父的言行与其品行相背离,那就是父不父,如果子的言行与其操守相背离,那就是子不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上天给人类定下的生存标准,其核心内涵是生命须各自依其本分,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遵循这个道德标准,家和万事兴,天下富而太平;背离这个标准,天下大乱不治,民不聊生。 综观人类的历史,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往往是君臣、父子各遵其道、各守其德的时期,例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就是如此;而民不聊生的恶毒之时世,往往是君昏臣贼、父子相欺的时期,例如隋朝末年、明朝末年就是如此。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低下变异的观念,真的出现了预言中所描述的景象,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人们很容易随波逐流,崇尚竞争和所谓的个人奋斗,一味地用自己珍贵的德去换取一点点物质利益,淡忘了道德对于生命的真实意义,忘记了生命的幸福状态其实是各依本分、无求自得的优游自在。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23] 本页[124] 下一页[125] 尾页[2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