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好奇心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一奶一声一奶一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一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一精一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一陽一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一性一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篇二:好奇心 那天天气真冷啊! 我在车站等汽车冻得直哆嗦,耳边全是呼一呼的风声,看到汽车来了,我一个箭步登上汽车。车里竟没有一点暖意,也是冰冷冰冷的。这时,一位衣衫单薄的老人站起来了,我赶紧说:“大爷您座。”我脸上略有一股暖意,真不好意思,现在的老人思想就是好! 不对呀,老人并没有坐下,他在衣服里乱一摸、在地上乱找。我脸红了,我也不是儿童了,怎么会想到老人让座给我呢?我脸上火一辣辣的,不冷了,羞啊!再看看大爷,那焦急的样子,满头大汗。 我刚想问大爷要不要我帮忙。突然,在我的前面传来了一声尖一叫一声:“我的钱包没了!”一个时髦的女孩在车里走动。车里的人顿时全低下了头,看看是不是在自己的脚旁,但一会他们都抬起,显然没发现什么,车上有贼?个个提高了警惕。 “现在的小偷太猖狂!”“公交车上有小偷?”“我邻居昨天晚上的车库也被撬了!”几个妇女将挎在身上的包捏到了手上,个个提心吊胆。看那女孩嘴里在叽叽咕咕,情绪也比较激动。是啊,怎么会这样?我也跟着激动起来。“谁拿人家东西啦?素质太差!”我大叫起来。 “这是您的钱包吗?”前面的一个男孩高举着一个一精一致的小钱包。大家目光都迅速投向他——瘦瘦的一个大男孩。我第一个反应是小偷屈服了,正义战胜了邪恶,这男孩可救。 看看女孩,脸上像盛开的花朵一样,抬起头,露出了笑容。她将手伸了过去,人们让开一条缝让她向那边挤去。“谢谢啊,是我的。”大家都在说这小伙子不错,我也留意到我旁边的大爷羡慕的神色,他还在喃喃的说着什么,似乎是:“我掉20元了。” 男孩将钱包送出去,女孩也将手伸出去了,一切都是那么感人,好人多啊,虽然我不相信这是事实,但毕竟是事实埃突然听到一声:“给我20元报酬,我给你。” 车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窃窃私语。“这孩子怎么能这样?”“你是小偷吧!”“送派出所去!”有人激动了,我暗暗想,我的猜想果然不错,哪有这么多好人。但男孩坚持要钱,大家都不讲话了,女孩伸出的手也缩了回去,似乎在思考什么?也许在恨这种可恨之人吧,但女孩很快又红着脸着伸出了她的手,大家看到她手上有两张10元钞票。 男孩跟她成交了:“你数数钱少了没有?”女孩当众数钱。“不少。”她轻轻的说。 但车里的气氛显然很不和谐,谁是小偷?我一直在想。我旁边的大爷还是一直在地下张望。 只见男孩又举起了那只手,“谁丢20元了?”我旁边的大爷说:“我,但我不能要你那钱。”我为大爷的行为感到高兴,不禁肃然起敬。 男孩挤了过来,在老人耳边轻轻地说:“这钱是您的,您掉钱后被女孩拾到并塞到了自己的口袋……” 后来,我什么也听不见了。我感到脸红。好奇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随便下结论,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价。 到站了,我下了车。那天我心真暖啊!这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世上还是好人多。 篇三:我有一颗好奇心 每个人从哭声中开始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童年就像是一本历史书,记载下我所有的天真一浪一漫,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门口的花丛中看见了几只瓢虫,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瓢虫,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捉了一些瓢虫回家,把它们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开始观察。先找一找它的眼睛在哪里?首先一点我敢肯定,瓢虫是有眼睛的,要不它怎么看东西呢?但是我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可能是它的眼睛太小了。于是我便“请”来了放大镜帮忙。在放大镜下一看,我便找到了答案:在瓢虫圆圆的身一子前,有一个圆圆的小东西,可能这就是它的脑袋;在它的脑袋两端各有一个小小的黑点儿,想必这就是瓢虫的眼睛了。 那瓢虫有几只脚呢?我把抓到的瓢虫拿出一只,想把它的身一子反过来,看看它有几只脚,可是它在桌子上乱跑,我怎么也捉不住它,最后终于把它捉住了,可是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只瓢虫只有5只脚。于是我又拿出一只,想证实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只有5只脚,可以不小心让它给飞了。没办法,我又拿出一只,结果又给飞了,我有点儿想放弃了。但一想,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于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瓢虫,成功的发现了:原来瓢虫有6只脚。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瓢虫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我把瓢虫放到院子了,通过观察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个是益虫,它就是“七星瓢虫”。通过从书中查找资料,我还知道:七星瓢虫是橙黄色的,背上有七个黑点,又叫花大姐。七星瓢虫专吃一种叫蚜虫的害虫,蚜虫又叫腻虫,专门把嘴刺进植物表皮的汁液,使植物枯黄死掉。而七星瓢虫一天能吃一百多只蚜虫,所以瓢虫中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他的都是害虫。 我兴奋的叫了一声,因为我终于发现了瓢虫的秘密:瓢虫的眼睛在它小脑袋的两端;瓢虫有6只脚;瓢虫中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 啊,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自豪!我有一颗好奇的心,好奇于世界的万物,我会提出一连串稀奇古怪的问题。我深知,只有巩固好书本上的知识,多阅读课外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篇四:好奇心 好奇心是什么?好奇心就像一支爆竹,一点开,它就劈啪作响,给于我们许多“爆炸一性一”的想象。 发明了“牛顿定律”的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咚”的落在他头上。好奇心就像那苹果,“咚”一下,把他的想象全撞开了,当即,他就提出一个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而不飞上天呢?他立刻对这个看似普普通通,毫无价值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最后,终于发现了地心引力,他的名字也被收录进世界名人簿上。 牛顿的成功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让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 大昆虫学家法布尔,小的时候为了捉一只纺织一娘一,竟到黄昏都没有回家,长大一点后,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放入水里后,就开始去捉昆虫,捉到傍晚,太一陽一西下了,他才赶着鸭子回家,以至于“两个口袋都塞的满满的”。 回家后,父母禁止他再玩昆虫,他就背着父母偷着玩,最终迈入了科学的殿堂。 好奇心的长久成就了法布尔。好奇心必须伴随着不怕困难的执着,才能最终成功。 一个心理教育专家想测试一下现在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他先来到一所幼儿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这是什么?” “是太一陽一!”“是草帽!”“是硬币!”……,专家大略数了数,大约有100种答案,可见这儿的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多么的丰富,专家微笑着点点头. 接着,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他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问“这是什么?” “是一个圆呗!”20几个中学生都这样说着。专家微微吃了一惊,这里的孩子都没有好奇心,于是摇摇头走开了。 好奇心必须由着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丰富的想象力则能激发出更大的好奇心。 好奇心变化无穷。它滑稽可笑,常引的你哈哈大笑。它刁钻古怪,逗得你猛追紧跟。好奇心虽然变化无穷,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永远很好奇,使心不会变老,让社会向着文明猛跑。 篇五:我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虽好,但好奇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一爱一因斯坦的这句名言。 早晨,我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厕所窗台上的口袋里装着许多比白糖大一点儿的、扁扁的、成椭圆形的物质。我马上对这些物质产生好奇心:这是什么好吃的,我尝一点儿,品品是什么味道。我把手伸进口袋,拿出几粒放在嘴里,刚挨着舌头,“呸,酸死了!”我就全吐出来了。我还用牙刮着舌头,生怕那物质留在嘴里。我跑出厕所,喝了好几口水,又把水吐出来,才觉得嘴里没有那东西了。我问爸爸:“厕所窗台上的口袋里装的什么?怎么那么酸呢?”爸爸急忙问:“怎么,你吃了?快说,吃了多少金”我回答说:“就吃了几粒。”“唉”爸爸舒了口气,接着说:“那物质叫草酸,是用来刷厕所的。幸亏你没多吃,吃多了会死的!”“爸爸,您尽骗人,吓唬人,吃多了怎么会死?”“怎么不会。草酸是一种含酸量很高的酸,进入胃肠以后,能把肠胃烧坏,人没有肠胃不就死了吗?”听到这里,我不由吓出一身冷汗,觉得不应该有这种好奇心。 我要记住这个教训,记住一爱一因斯坦的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