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首页 -> 古诗 -> 浅谈「斜」的古音及中古音之构拟 -> 正文阅读

[古诗]浅谈「斜」的古音及中古音之构拟[第1页]

作者:天印山人无敌手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几天偶上贴吧,偶然看见了这一楼。某些网友面对吧务的善意指正,趾高气扬,狂妄至极。对此,不得不感慨:汉语言学的科普工作还是任重道远,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有志于汉语言学的学人的责任之一。「斜」字的古音在古诗鉴赏逐渐普及的今天,一直都在诗歌爱好者中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因此,本帖就「斜」古音问题展开讨论,以终结这一问题。
 
在具体讨论「斜」的古音之前,首先驳斥@星际足联 所谓「斜」「暇」古音相同的谬论。
汉字的字音有三个要素:【声母】、【韵母】与【声调】。只有三者都相同,才可以说两字的字音相同;只要三者有一处不相同,那么两字的发音就不相同。
唐代的人为了规范诗歌创作中的押韵问题、乃至规范汉字的发音,编纂过很多【韵书】。这些【韵书】详细记载了每一个字该如何发音。隋代有韵书《切韵》,唐代有韵书《刊谬补缺切韵》《唐韵》,宋代有韵书《广韵》《韵镜》。宋韵书《广韵》是在隋唐韵书的基础上进行编纂的,因此与唐音相去不远;而《韵镜》又以《广韵》为基础,尤为详尽地记载了汉字的发音。以下是《韵镜》的书影:

图中的表格,将汉字的声母辅音分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与喉音,而每一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与浊辅音。那么,要想知道「斜」「暇」在唐宋时期的古音是否相同,我们需要知道「斜」「暇」各自的声母。《广韵》记载:「斜,似嗟切。」「邪,似嗟切。」因此,「斜」「邪」同音。请看下图: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暇」的声母是浊喉音,而「邪」以及与其同音的「斜」的声母是浊齿音。喉音与齿音是不同的声母辅音。因此,「暇」「斜」在唐宋时期声母不同,因此不同音。证毕。
 

 
楼主出去踏青了,晚点再更
 
呵呵,还专门提到我!即使在信息交流如此发达的今天,都还存在如此多的方言,各个字的读音复杂多变。你妄想春秋秦汉到唐宋时期能全国统一一个字的读音?
古代依靠跑马航船传递信息的时代,所谓的“韵书”读音能覆盖的地域范围敢包括全国?这些考究砖家就是瞎扯没事干,妄图用全国大统一发音标准去看待古代音韵现象,扯犊子吗?
就现代来说普通话里同音的字,在某地区读音相同,换个地区,读音就可能不同,可想而知古代这种现象应该是更普遍的情况。
我更愿意用语言的区域差异性,去解释古代音韵和现代不合的情况,而不是什么为了押韵故意错读某个字。我更相信,作者写作的时候,他自己读来自己的诗歌是押韵的。
 
我更相信,作者在一首诗歌里如果把“斜”和“暇”放到一起押韵,那它在作者当时,它就的确是读音相同的。
而不是宋朝山东某人写本韵书,去指责汉朝云南某人用错了韵。
 
我觉得,古代一个斜字,全国估计不下20种发音,然后你就一口咬定诗人当年写这诗的时候,“斜”“暇”二字一定不同?既然不同,他还要在要求押韵的诗歌里把这两字写在韵脚上?意思是就你聪明,古人都是傻子?
 
其实争论缘由很简单,“远上寒山石径斜“,早些年给它注音的人认为,根据现代方言”斜“字和”家“在很多区域都是同韵的,因此他们认为作者当时”斜“这个字大概率和"霞”读音相同,于是注明”斜“字在这首诗里读”xia“,原本相安无事好多年。然后不知道啥时候起,冒出来一群专家,翻着厚厚的典籍,考证出唐代”斜“的韵母并不和“家”一样,于是修改教材,让“远上寒山石径斜”里的“斜”恢复普通话读音。
我就想不通,砖家为什么能够凭几本典籍,就能武断地否定作者写的诗并不能真正的押韵,而是采用了什么“叶音”手段?
 
@星际足联 在楼上提出反驳,他认为「斜」字古代的发音【估计】不下20种,因此楼主无法确切知道「斜」「暇」确实不同音。即使在韵书中不同音,在方言中也【有可能】同音。
@星际足联 的论述,充满了自己的臆测。首先,按照他的说法,唐朝【估计】有不下20种方言,每一种方言里「斜」「暇」的读音都不可能相同,那么他凭什么就认为「斜」「暇」同音呢?

其次,@星际足联 提出,「全国估计不下20种发音」。然而,他完全没有给出这一数据的来源,充满了「我认为」的臆断。其次,他还反问,「楼主凭什么认为『斜』『暇』一定不同音?」这实在不构成反驳。楼主您亲眼见过您令堂将您生产下来的场景吗?如果您没有亲眼见过,您凭什么认为您不是一个缸中之脑或者机器人?秉持着「谁提出,谁举证」的态度,既然@星际足联 认为「斜」「暇」有可能同音,那么我们希望@星际足联 能拿出证据,来令人信服地说明确实存在「斜」「暇」同音的情况。
 
其次,@星际足联 还反驳道:「如果斜、暇不同音,为什么古人会将这两个字拿来押韵?」这个反驳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斜、暇二字从来没有被古人拿来作为相互押韵的韵脚。这是因为斜、暇二字的韵部不同。例如在宋代,「斜」属于平声麻韵,「暇」属于去声祃韵,平仄不通,也就不能通押。遍检《全唐诗》《全宋诗》,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将「斜」与「暇」通押。这本身就是二字不同音的注脚。如果@星际足联 先生认为古人确有将二字通押之先例,请举出具体的例证,而不是不断地以「我觉得」的臆测来代替。
 
@星际足联 以「唐代20种方言」为据,所提出的近乎「罗素茶壶」般的反驳,实在毫无厘头。不过,事实上我们可以大致肯定地确定,即使在方言中,「斜」「暇」二字同音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我们可以考察当代中国各地方言的异同。由于方言种类过多,这里仅以吴语为例。我们来看当代吴语「斜」字音的声韵情况:

我们再看当代吴语「暇」字音的声韵情况: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当代各类吴语中,「斜」的声母以平舌与翘舌的「z」音为主流,而「暇」的声母以浊化的喉音「h」以及零声母为主流。这恰恰与宋代《韵镜》当时所记载的「斜」声母为齿音(z是齿音)、「暇」声母为喉音(h为喉音,且轻发时与零声母相近)吻合。这恰恰说明了,当代吴地的方言,正是源出于中古汉语。因此唐代吴地的语言,应该与官方的语音相近,而非相异。
(楼主只是举出了当代吴语,事实上粤语、闽南语、客家语都可以有力地证明,它们在唐宋时期都是与官方话相近而非相异。)
事实上,唐宋的文化如此之繁荣,以至于官方话不仅成为国内各地区语言的标准,还影响了海外。例如,当汉字传播到日本的时候,日语的招呼语konichiwa事实上就是「今日は」的音读,其中kon和nichi分别对应唐代「今」和「日」的发音(nichi中的chi音节对应「日」的入声韵尾t)。
楼主在之前的楼层中早已指明,《切韵》《广韵》与《韵镜》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构成了中古汉语的标准发音系统,其地位相当于当代中国的标准普通话。唐宋时期,诗歌创作的主体仍然属于社会上层阶级,因此即使是下层社会的创作者,也不无受到主流范式的影响。事实上,这些韵书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各地区人发音的标准。文学共同体中的文人写诗,都是以官方的韵书、而非自己的口音为标准的。而那些不是文人的官员,也都以当时的官话(例如在唐代是大唐通语)为标准。《大唐新语》就记载了下面一个故事:
侯思止出自皂隶,言音不正,以告变授御史。时属断屠,思止谓同列曰:「今断屠,宰(鸡云)圭,(猪云)诛,(鱼云)虞,(驴云乎)缕,(俱云)居,不得(吃云)诘,空(吃)结,(米云)弭,(面)泥去,(如云)儒,何得不饥?」侍御崔献可笑之。思止以闻,则天怒,谓献可曰:「我知思止不识字,我已用之,卿何笑也!」献可具以鸡猪之事对,则天亦大笑,释献可。
在唐代,「猪」「诛」、「鱼」「虞」的标准发音都不同。如果不能分清这些发音的区别,会被同僚耻笑。在文人圈中亦是如此。因此,即使@星际足联 证明了在中古时期,确实存在「斜」「暇」同音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不是官方话,因而不会被认可,只会被他人耻笑。不过,前提是@星际足联 能确切证明「斜」「暇」同音。
 
言归正传。本帖的一个主题是「斜」字的【中古音构拟】,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古音构拟方法。有的人可能会发问:「古人早已灰飞烟灭,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怎么能知道古人的古音呢?」不错,对于研究古音而言,我们手中所拥有的材料实在是少。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属于表意文字而非拼音文字的【汉字】时。但是,正如生物学家通过化石和后裔倒推古生物一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个线索,来有理有据地推断每一个字在古代某一特定时期的标准发音。我们先从简单的个例——「斜」字的中古音入手。
首先分析「斜」的声母。上文已经通过《韵镜》的韵图指出,中古「斜」的声母属于【浊齿音】。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去深究其具体发音。《韵镜》将汉字字音中的声母进行了归类。例如,与「帮」字同声母的字被归为一类,称他们同属于「帮」母,而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帮」字,则被称作【字母】。《韵镜》一共分出了36个字母。看下图:

我们已经知道,「斜」「邪」同音,那么「斜」的声母便是「邪」母,而邪母属于【细齿头音】。所谓「细齿头音」,实则就是国际音标中 /s/ (清)与 /z/ (浊)两音。而「邪」母又属于浊辅音,因此「斜」的声母是 /z/
回过头来看当代的各地方言。正如楼上所言,吴语中「斜」的声母以平舌与翘舌的「z」音为主流,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推断。

 
再分析「斜」的韵母。我们已经知道「斜」属于麻韵,因此「斜」字的韵母应与「麻」相同或相近。但仅凭这一点,我们并不说得出「斜」的中古韵母就是 /a/ 、后来变为 /iε/ 的结论,因为还有可能相反,麻韵字的中古韵母都是 /iε/ ,后来才变为 /a/ 。为了确认两者孰是孰非,可以对【汉译佛经】进行分析。在唐译《华严经》中,梵语的mahoraga译作「摩睺罗伽」,agada被翻译成「阿伽陀」,可知「伽」字读音与「ga」相近。「伽」亦属麻韵,则麻韵韵母的主要部分应为 /a/
现在已经分析出,「斜」的声母为 /z/,韵母的主要部分(也是其韵尾)为 /a/,还要确定是否存在【介音】。也就是说,「斜」是否会读作 /zia/ 或者 /zua/。现代汉语中,「斜」读作 /?j?/,存在介音 /j/,而且声母由 /z/ 变为 /?/,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是齿头音在与 /i/ 相连时发生腭化所导致的,说明在「斜」音演变的过程中,该介音是一直存在的。类似地,日语中「斜」字的音读为[sha] /∫a/,同样是腭化的结果(可以类比英语中 [sion] 的 [si] 发 /?/, [Russia] 的 [si] 发 /∫/),可知在「斜」字传入日本的唐朝,介音 /i/ 是存在的。而在各地方言中,介音 /j/ 与 /i/ 也都存在。这些都可以证明中古时期「斜」存在介音 /i/,其音应与 /zia/ 相近。
综上,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推断出,「斜」的中古读音与 /zia/ 相近。
 
「斜」「暇」中古同音与否,看广韵里二字在不在一个小韵里就知道了,用不着看韵图,简单问题复杂化。
斜的中古音,因尖团合流,必是尖音或团音,阳平声来自浊声母清化及入声,既然斜中古属平声,则其声母肯定是浊声,这样大致拟音就能出来了,后面再细致分析。
另外,对于外行来说,韵图太复杂,单假二等、假四等就能绕糊涂了
 
我觉得和这种说辞的对话不用挂出来了,更毋需置顶。
因为你跟他这种对话,都称不上‘辩’。
双方的认知程度完全不在一个世界,你和他讲音韵,讲训诂,他就觉得‘哦,我就以为是这样的'。
他的理由全在他的脑子里,随意编撰。
他从头至尾都在说"古代",人都麻了,他可能以为他出生前就是古代吧。
害,你把它挂出来可能只会让他感到兴奋,毕竟上置顶了,其他不懂的人还以为他在和你"过招"呢。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诗 最新文章
诗词写作指导 第六讲 七言律诗及对仗上下句
图配诗,藏头诗,多参与,多支持,寻诗请进
古诗吧二〇二二感恩活动
跟風詠未來
藻社诸公中秋诗词集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杨万里 陆
避暑诗话卷二
一七年词习作至今
我就不信,一个评论也赚不着?
分享: 批发 个人原创结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30 00:15:33  更:2022-01-30 00:16:4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