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红楼梦 -> 发现新观点: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 -> 正文阅读 |
[红楼梦]发现新观点: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第1页] |
作者:海棠云裳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发现新观点: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 |
这个是真的吗?那北静王那么大都还没娶亲? |
还是说林黛玉是北静王家的“赵姨娘”? |
不管怎样吧,这回林黛玉把贾宝玉绿成大王八给她驮石碑是妥妥的了。 |
可是北静王难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 |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中秋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短短两句对仗,上半句含了“玉”字,下半句含了“钗”字,而且出现在开篇第一回,不由人不想,此联中是否隐喻着对黛玉、宝钗二人的谶语呢? 玉在椟中求善价,句出《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大概意思是,子贡问孔子:要是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好,还是等着有识货的商人出高价卖掉好呢?孔子说:卖吧,卖吧,我正等着识货的商人呢。 钗于奁内待时飞,是《太平御览》里的一个神话故事。说汉武帝的时候,“元鼎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玉钗与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共谋欲碎之,明旦视之,匣唯见白燕直升天去。故宫人作玉钗因改名玉燕钗,言其吉祥。” 贾雨村是全书里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贾府和林黛玉的出场就是从他这里拉开帷幕的,这个人在全书里虽然出场并不多,但是却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始末。很多人认为,贾雨村的那首励志诗里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可能暗示了故事的两大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最终结局。 玉在椟中求善价,就是将玉珍藏在精美的木盒子中待价而沽的意思。林黛玉本来身处贾家,贾家有什么可利用林黛玉的?显然应在林黛玉的婚姻上,那又和贾雨村有何关系?可能正是贾雨村促成了林黛玉被求聘的关键。所以,玉在椟中求善价,可能预示林黛玉被贾府卖了,卖给了谁?从“善价”二字看,可能卖给了身份比较高之人。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综合各种线索,他被卖给了北静王的可能性比较大。 尽管林黛玉出身好,家世不错,但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嫁给北静王做妾并不算一个很差的选项。北静王得知林黛玉后问及他人,贾雨村作为攀附四王八公势力崛起的新贵,又是林黛玉的老师,还见过长大的林黛玉,都让贾雨村有极大可能促成此事,甚至不排除在其中捞到了好处!至于此举是否害了林黛玉并不是贾雨村要考虑的,以他的功利心,没准还认为给林黛玉找了个好人家! |
矮油,这么一说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户仰头看。难道是隐喻贾天上和林依伦的 |
根据第一回里,贾雨村所说"玉在椟中求善价"之句,贾府是准备把林黛玉许配给某个王爷,这才是贾母始终不肯成全宝黛姻缘的根本原因。 林黛玉是正册之首,甄英莲是副册之首,甄英莲就是黛玉之副。甄英莲被卖后又名香菱,香菱者,香林也。香菱的遭遇就是影射林黛玉的命运。 红楼梦里,甄英莲被人贩子货卖两家,影射的是贾府最后也将林黛玉货卖两家,就是北静王与皇帝,北静王争输了,林黛玉不肯向命运低头,最后选择逃亡。贾者买卖也,贾府就是人贩子的意思,就是要卖女孩子的。 |
如果林黛玉嫁北静王,既当不了正福晋,也当不了侧福晋,黛玉只能当个侍妾格格,如果没有子嗣,只能当一辈子格格。在原著里,林黛玉和北静王没什么伏笔吧,北静王送宝玉的串子已经被黛玉拒绝了。 |
早就不是新观点了。还有个游戏呢 |
认真读原著,书中其实都在不断暗示读者:北静王水溶才是真正的神瑛侍者转世,人家才是林黛玉的真命天子。所以,林黛玉的姻缘对象也肯定不是贾宝玉,而应该是北静王水溶。《红楼梦》前八十回多次暗示黛玉会嫁给王爷,成为妃子。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太多蛛丝马迹。 黛玉居住的潇湘馆院子里遍植翠竹,她又爱哭,探春便给她起了个雅号“潇湘妃子”——“潇湘”与“水”有关,“妃子”是只有嫁予王室的女人才能用的称号,连缀起来就是“水氏王爷的妃子”。而潇湘馆的原名偏偏叫“有凤来仪”,只有皇族的妃嫔才能称之为“凤”。所以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黛玉的别号“潇湘妃子”取义于: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众所周知,娥皇女英是远古帝舜的二位妃子。 凤凰乃祥瑞灵鸟,因此古时常作后妃的象征,这个“凤”字本意喻元春;又传说中凤凰喜食竹实,此处恰有千百竿翠竹,自然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然而,潇湘馆后来为黛玉所居,这里面未尝没有深意。到了二十六回,宝玉来到潇湘馆,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用这八个字形容满院翠竹,不是相当奇巧吗?是不是隐喻黛玉的凤的身份呢? 《红楼梦》小说文本,前面以凤比喻林黛玉,后面又以娥皇、女英比喻她,且又号曰“妃子”,这种种迹象不都在暗示黛玉日后将与一位王爷甚至皇帝有着很大瓜葛吗? |
第十五回开篇写宝玉与北静王相见的情景: 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两位俊秀脱俗的年轻男子,初相见时都印象上佳,彼此赞叹,这般情景连旁观的者都会觉赏心悦目,气氛和美,但正是在此处,出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批语——靖本眉批:“伤心笔。”直到八十回结束,我们也没见到宝玉与北静王之间有何值得伤心之处。于是不妨大胆假设:若日后宝玉与北静王之间因为林黛玉有重大变故,导致悲剧性结局产生,再回顾这初见时和美景象,岂不伤心? 蒙府本脂砚斋在“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一回旁批道:“宝玉见北静王水溶,是为后文之伏线。”可见后文中水溶自有重头戏。在他的重头戏里她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水溶在第十五回中虽然只出现了几分钟,但却惊艳绝伦,气度不凡,言辞高妙,给了宝玉一串御赐珠子当见面礼。《红楼梦》有个特点,但凡肯舍点笔墨来描写外貌衣着的人物都一定极其重要,水溶怎么会只露一次脸?可惜高鹗不懂,将这个人物写丢了。 北静王将一串鹡鸰香念珠送给宝玉,宝玉又将它转赠林黛玉,林黛玉不收,脂砚斋在后面夹批道:“略一点黛玉性情,赶忙收住,正留为后文地步。”可见一定有后文。曹雪芹从不写废话,思维缜密处处伏笔,每一个人的出场都不会无缘无故,每一句话的道出都不是空穴来风。关于水溶,曹雪芹一定会浓墨重彩地写。 |
宝玉转赠串珠是这部小说走向惊心动魄处的起点,曹雪芹用心良苦,一点一点,正在把故事慢慢堆织。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北静王和林黛玉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有三次间接的联系,这三次间接联系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内涵十分丰富。 第一次,《红楼梦》第十五回,在秦可卿出殡的路上,贾宝玉碰到北静王。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北静王遂将一串鹡鸰香念珠送给了宝玉。后来,贾宝玉又将鹡鸰香念珠转赠林黛玉,哪料到林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第二次,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唯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 与这两个段子能形成对比的,就是宝玉曾转送蒋玉菡的东西给花袭人。 第二十八回:宝玉听说,方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不该给人才是,心里后悔,口里说不出来,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袭人听了,点头叹道:“我就知道又干这些事!也不该拿着我的东西给那起混账人去。也难为你,心里没个算计儿。”……袭人忙一顿把解下来,说道:“我不稀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 请注意,这里花袭人一开始也不肯接受蒋玉菡的东西,还骂他是混账人。但是,在宝玉的劝解下,花袭人接受了宝玉的转赠,这跟黛玉一开始不肯接受北静王的东西还骂他臭男人何其相似。但后来当贾宝玉准备第二次提议要送北静王的蓑衣斗笠送给黛玉时,至少黛玉的表现已经不是很抗拒了。 贾宝玉转赠了蒋玉菡的东西给花袭人,红楼梦里花袭人的判词就预示了花袭人最终嫁蒋玉菡。同样的道理,贾宝玉两次要转赠北静王的东西给林黛玉,究竟预示着什么呢?很可能预示林黛玉与北静王日后会发生感情纠葛,甚至成就其姻缘。黛玉和袭人,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在冥冥中,竟由他自己的手,以一种雷同的象征手法,转交给了所结交的两个男人,这剧情够狗血而残忍。当所有的结局尘埃落定,再回望来路,不免令人目瞪口呆,充满了荒诞感。 “分离聚合皆前定”,命运不为所动,没有因为宝黛之间生发了真情而网开一面,依然按照原先的剧本一步步上演,北静王赠珠便是这不动声色的开端。宝玉不会知道,他糊里糊涂间竟然向爱人传递了他人信物,做了一次媒人。而黛玉更不会知道,她嘴里的这个“臭男人”,正是她未来的夫婿。 宝玉将蒋玉涵所赠汗巾系在袭人腰里,由此牵出日后蒋玉菡与花袭人的一段姻缘。而黛玉却两次拒绝宝玉转赠的北静王的东西。这两个转赠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一喜一悲,不正符合了雪芹“一喉两声,一手二牍”的写作风格吗?写袭人下嫁蒋玉涵正是为了暗示黛玉日后拒嫁北静王。 第三次,第四十三回,凤姐生日,贾府全家热闹聚会,贾宝玉却跑出城到水月庵去偷祭一位神秘女子,回来后对大家撒谎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 可是偏偏这时候,是众人在看戏,这时戏上演的戏目是《荆钗记》,大家正看到《男祭》这一出上,黛玉便和宝钗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这就跟林黛玉扯上了关系,这边看的戏和那边做的事如出一辙,这是典型的旁证,通融,借机,暗示,伏线之法。你看黛玉说王十朋的口气,俨然是在评价水溶哭亡妃、宝玉祭神秘女子呢。暗示这部剧的相关情节会影射小说后来剧情发展。 《荆钗记》剧情,书生王十朋幼年丧父,家道清贫,与母亲相依为命。贡元钱流行见王聪明好学,为人正派,便将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玉莲许配给王十朋。试期来临,王十朋便告别母亲与妻子,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授江西饶州佥判。丞相万俟见十朋才貌双全,欲招他为婿。十朋不从。万俟恼羞成怒,将十朋改调广东潮阳任佥判。十朋离京赴任前托承局带回一封家书。不料信被随十朋至京的孙汝权骗走,加以篡改,诈称十朋已入赘相府,让玉莲另嫁他人。孙汝权回到温州后,即找玉莲继母,再逼玉莲嫁给汝权。玉莲誓死不从,投江殉节。幸被新任福建巡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带至任所。而十朋在赴任前接取母亲与妻子来京城,听说玉莲投江而亡,十分悲恸。五年后,王十朋调任吉安太守,而钱载和也升任两广巡抚,赴任途中路过吉安府,王十朋前去码头拜谒。当钱载和知道了王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后,就在船上设宴,使十朋与玉莲得以团圆。 这部戏的关键之处在于钱玉莲被富家逼婚,投水自尽,王十朋并不知道妻子已经获救,于是临水祭奠。曹雪芹巧妙地把水溶哭亡妃、宝玉祭神秘美女、女主角林黛玉评论王十朋祭亡妻这几个事件联系在一起!似乎影射林黛玉将遭遇与钱玉莲相似的命运:被人逼婚,宁死不从,却最终获救。 无独有偶,元妃省亲时,曾由龄官带出一部与《荆钗记》十分雷同的戏《钗钏记》,提及这部剧时,戚序本有夹批曰:《钗钏记》中,总隐后文不尽风月等文。龄官眉目与黛玉相似,性格也是一般的多愁善感,恃才傲物。若说《钗钏记》隐后文风月,由龄官带出,可知多半与黛玉相关。 再看《钗钏记》内容:书生皇甫吟与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约。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将女儿改嫁枢密使魏国相。碧桃不愿毁弃婚约,便命丫环云香约皇甫吟于八月十五夜前来史家花园,以便赠金,用作聘礼。皇甫吟有一好友,名叫韩时忠,听得皇甫吟讲史家悔婚、碧桃相约之事,顿起歹念,在八月十五冒名前去赴约,骗得金钗、金钏、银两等。史碧桃久等不见皇甫吟前来迎娶,甚为焦急,又遣云香前去皇甫家,与李氏发生争执,大吵一场。史碧桃听到云香回报,感到希望破灭,便题诗于白汗衫,投江自尽。幸得御史张所救起,收为义女。皇甫吟后上京应试,进士及第。皇甫吟去李若水府上叩谢师恩,恰巧御使张所也来拜访。张所从义女碧桃口中得知皇甫吟乃是其未婚夫,为试探皇甫吟态度,劝他再娶。皇甫吟矢志决不再娶。张所设计将皇甫吟得史直所赠钗钏带回家,让义女辨认。碧桃认出这钗钏正是家中旧物。张所乃将皇甫吟的情况告诉碧桃。于是两人终于成亲。 至此,林黛玉的遭遇再露端倪,她的婚姻,将如前面剧目中的主角一样,会因为第三者介入,遭家长(贾府)逼婚,黛玉宁死不从,但似乎没死成,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甚至也会有贵人相助。当然,红楼梦不是大团圆结局,当宝黛历尽波折,等到最终冰释前嫌,却早已是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不变的只有他们之间的真情。 在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她所选的四出戏(昆曲)旁边的脂批是:“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原文如下: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按:《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舞台本称《离魂》。) 《牡丹亭》故事梗概: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一日,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梦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醒来后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渐渐地思恋成病,最后药石不治竟然死去了。其父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爱缠绵。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生,俩人随即做成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得中状元。皇帝于是下旨让这父女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 红楼梦里在影射林黛玉命运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荆钗记》、《钗钏记》、《牡丹亭》这三部剧,这三部剧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女主角死而复生了。但也有区别,前两部里男女主角因小人插足,家长逼婚,女主角宁死不从投水自尽,却幸运获救,得贵人相助,最后都是迎来大团圆结局。后一部女主角因情而死,但后来被爱人的真情感动又活过来了,最后与自己的梦中情人终成眷属。 据此推测红楼梦剧情发展,宝黛恋的经历,都会发生与以上剧中的情节类似的元素,例如男女主角相爱、出现第三者、家长逼婚、产生误会、宁死不从、获救重生、贵人相助等。但是会更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如:第三者未必是小人,贵人的相助未必会那么巧合,也不会无缘无故,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男女成亲,而是劳燕分飞阴阳两隔。但男女主角最终能冰释前嫌痴情不改,才是红楼梦另类的大团圆结局。 |
这三部剧里同时出现女主角死而复生的情节,绝非巧合。似乎强烈暗示红楼梦剧情的发展,女主角林黛玉也曾经死而复生。在《荆钗记》与《钗钏记》这两部剧里,女主角钱玉莲与史碧桃都不约而同地投水自尽了,但又幸运获救。但是里面的男主角王十朋与皇甫吟当时都误以为爱人已死而悲痛不已。这样类似的桥段,红楼梦也会有。其实程高本后四十回就有相关反映,如当宝玉被人告知黛玉已死,悲痛欲绝,病情几度加重,最后竟而寻机离家出走。 红楼梦第一百零四回://宝玉道:“我不信。既是他这么念我,为什么临死把诗稿烧了,不留给我作个纪念?又听见说天上有音乐响,必是他成了神或是登了仙去。我虽见过了棺材,到底不知道棺材里有他没有。”袭人道:“你这话益发糊涂了,怎么一个人不死就搁上一个空棺材当死了人呢。”宝玉道:“不是嗄!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好姐姐,你倒底叫了紫鹃来。”// 在这一段里,因有人告知贾宝玉林黛玉登了仙去,贾宝玉于是怀疑潇湘馆的棺材里并没有林黛玉。这时袭人却紧张地说:“怎么一个人不死就搁上一个空棺材当死了人呢。”似乎说明程高二人在篡改脂本前,原来的剧情就是林黛玉当时并没有死,贾府拿一副空棺材欺骗贾宝玉,说黛玉已死。 这样的推测并非凭空想象,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里,众人制作的谜语与宝黛悲剧密切相关。史湘云编了一个谜语,谜底是耍的猴儿。 //湘云笑道:“我编了一枝《点绛唇》,恰是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众人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宝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了。”众人道:“前头都好,末后一句怎么解?”湘云道:“那一个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说:“他编个谜儿也是刁钻古怪的。”// 史湘云这个谜众人不解,只让宝玉猜中,不会是偶然的。可能因为它句句适用于贾宝玉,预示贾宝玉的婚姻与生活也会如猴儿一样被人戏耍。贾府为逼林黛玉嫁北静,安排宝玉娶宝钗。黛玉误会宝玉变心,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差点病死,但没有死成,在她高烧昏迷的时候被北静王救走了。宝玉至此与黛玉分离,但并非天上人间,而只不过是尘世中人被溪流与沟壑隔开,点明黛玉之死只是贾府编造出来哄骗宝玉的谎言。 |
早就不新了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红楼梦 最新文章 |
林黛玉喜欢袭人、不喜欢晴雯的铁证多的是 |
《红楼梦》所营造的情境和语境非常重要 |
宝玉的通房丫头是谁?是袭人吗? |
同为四大名著,为什么红楼梦新翻拍的最少? |
新年第一贴一定要在红吧 |
滴翠亭事件并非嫁祸 |
王夫人这个人好奇怪好矛盾啊 |
不爱打扮的薛宝钗 |
晴雯,死的必死。 |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文字还存世吗?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