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西游记 -> 《西游记》第三十回大义与精解 -> 正文阅读 |
[西游记]《西游记》第三十回大义与精解 |
作者:莲池溪音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这一回主要是描述错位用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故事是借以黄袍郎认亲的过程来展开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把自性给染污了,故事中是将唐僧变成了老虎。前面说过,虎与虚字对应,这一变化,把真实转变成了虚幻。比如,今天的科学等等文化,是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抽象概念。学者们虽然生活在实现中,但是心灵并不生活在现实之中,而是生活在概念群里,逻辑就是概念之间的迁移交替。概念和逻辑可以理解成魔王的二个儿子,下一回故事说问题的解决,得先从概念和逻辑下手,把这二个魔子先要杀掉。错位用心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正法的侵害,吃掉宫女是指丧失阴德。阴德是我们生存时间平台背后的道德基础作用。比如,我们现在的地球等等现实世界,就是在自己的阴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时空体系,这个体系虽然也是有道有德的,但是这是属于被染污了的道与德。怎么理解有染污与无染污呢?只要有不相容,就是有染污。用易学讲,有五行相克就是有染污。不能心想事成,不能万事如意,就是有染污。可见,染污来自于观念,用概念和逻辑就必然会显现娑婆世界这样的秽土。用天真的本性,就会显现十方佛国净土。《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有真实写作对象的,对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的身心解放的作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读者真正能从中得到启发,并能反省自己的问题,相信他定能以大手笔扭转乾坤,重写生命篇章,重建人生辉煌。 |
佛性虽然被虚化了,但佛性的作用时时存在的。故事中白龙马与黄袍郎的打斗就是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觉察不到自己的佛性,但还是能利用自己活泼的心灵来思考,心灵虽然变成了意识形态,但仍不失其反省的作用,因此白龙马必然要与黄袍郎打斗的。反观于生活,我们凡夫所感受的苦难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大道自控调谐律里来的。我们每犯的一个错误,错误就是偏离于真实的心灵状态,都要受到大道的制约,这就是十有八九不如人意的道理。这其实是大道似水的充分表现,《老子》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将大道自控调谐律讲得很透彻,只是其中道理世人难以体悟。佛家讲净土之难信时,常用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来说明。净土法门虽然是佛法最真实、最直接、最方便的修行方法,然而要么具有高度的智慧者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要么是具有深厚善根者才能老实念佛。上智容易理解,下愚难以琢磨。但如果知道概念和逻辑是罪魁祸首,也许就能解开其中谜团了。这个“下愚”不是指白痴,而是指习惯于用直心面对生活的善良人。世智辩聪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就容易理解了,这些人的的确确是依扭曲的心灵来面对现实的。具备世智辩聪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非常自恋,以为自己是某种天才,忘掉了前生的艰苦修行所种的善根,其所表现出的能力只是一种善根错用罢了。如果即时遇到佛法,能纠正错误的观念,还是在理解佛法原理上有优势的。 |
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绰起钢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讯!等我去问他一问。”那怪陡起凶性,要杀公主。 那怪陡起凶性,要杀公主。这里讲的是一个对应的问题,心与相之间本来没有纠葛,全是用的问题,用错了就着了魔。本来世间名称文字都是传递心意的方便,何错之有呢?着了相,心之百花皆羞。百花羞也就成了着相的传信人了。比如众生,若失神通,则一定是着相了。因为若不着相,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又怎么会成为不觉的呢?那一定是天天给错误概念和逻辑生儿育女去了,建立了种种理论和方法,从此妄失本心。众生的问题就在这里,天天想着的都是意识形态逻辑,执自己生死大事而不顾,岂不冤枉。我们每天为了错误而生活,不要以为错误会感恩,错误会冷酷无情。这就叫自作自受,岂不悲哀。古人讲知事多时烦恼多,就是这个道理。 却说那公主不知,梳妆方毕,移步前来,只见那怪怒目攒眉,咬牙切齿。那公主还陪笑脸迎道:“郎君有何事这等烦恼?”那怪咄的一声骂道:“你这狗心贱妇,全没人伦!我当初带你到此,更无半点儿说话。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无一点夫妇心?”那公主闻说,吓得跪倒在地,道:“郎君啊,你怎么今日说起这分离的话?”那怪道:“不知是我分离,是你分离哩!我把那唐僧拿来,算计要他受用,你怎么不先告过我,就放了他?原来是你暗地里修了书信,教他替你传寄;不然,怎么这两个和尚又来打上我门,教还你回去?这不是你干的事?”公主道:“郎君,你差怪我了,我何尝有甚书去?”老怪道:“你还强嘴哩!现拿住一个对头在此,却不是证见?”公主道:“是谁?”老妖道:“是唐僧第二个徒弟沙和尚。”原来人到了死处,谁肯认死,只得与他放赖。公主道:“郎君且息怒,我和你去问他一声。果然有书,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无书,却不枉杀了奴奴也?” 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无一点夫妇心?这其中道理非常深奥,佛家讲,修行过程中会遭到天魔的干扰。天魔为什么会干扰?如同我们吃大地的食物,为什么会欠地球的债?人要觉悟,必然要放弃已经有生活习惯。我们用清净的心,我们就会庄严十方佛国净土。我们用染污的心,我们增长了妖魔的势力。妖魔与佛菩萨不同,妖魔喜欢扩大自己的势力,因为妖魔有私心的缘故。就像世间的一个团体,结党营私是必然的,希望人们的广泛加入来壮大其势力范围,可以获得更大的势力。如果利益是个定数,没有加入的人必然是利益受到了侵害。如果想从中退出,自然团体的领导们会感到不悦,因为他的利益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世间的朋友和道义往往都隐含着私心在其中的,表面打着博爱的名义,也未必就爱得那么清净。因此,佛家用慈悲取代博爱,因为慈悲之中有二条博爱往往做不到的功德,即是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世间的夫妻之爱,也只是阴阳和合的需要,这只是暂时的因缘。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因缘和合的都是有条件的。如这里的黄袍郎对待百花羞公主一样,多年的夫妻情义,只是表面的和合,真正有了异意,必定会反目成仇,杀害之心也会有的。人世间多少爱情故事都是这样的,稍有不如意处,相互残杀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因为爱情的本质是私情,很多年轻人没有看到这个本质,误以为爱情是纯洁的,无私的,这就大错特错了。只是这个私隐藏的比较深而已,机缘成熟了矛盾必然会出现。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这一句更是妙不可言。世人建立种种文化和理念,是为了觉悟吗?非也!只是要获得四时受用而已。世俗生活中的为真理而献身的口号,往往都带有深深的欺骗性。真理只是生活所需而已,越是在这些所需的事物上执着,越是情执深重,将来要跳出这个情执魔窟,存在的风险越大。果然有书,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无书,却不枉杀了奴奴也?这是故事手法,却也说明了真实情况。我们迷在形式与逻辑之中,有没有证据呢?很多人在对与错之中希望找证据,没有证据就不足以信。如果说凡夫用妄心,能不能给个证据?说有西方极乐世界谁能给个证据?没有证据我就不信。实在是可悲之人,你信不信,别人有损失吗?就像一个孤儿,生来就没有看过父母的样子。有一天,别人出于慈悲关怀,告诉他父母原本是什么样子,父母的遗愿是什么,父母留下的财富在哪里,这些都是对他有益的,他说不信也只能随他去了。可是,佛之慈悲是世人很难理解的,心量窄小,私心太重的缘故。禅宗达摩安心的公案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从中能体会佛之慈悲者罕见。可(神光,后达摩赐法名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达摩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凡夫生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了什么?世人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虽然说得天花乱坠,都是戏论之词。若说为了自己,必然要落实在身心二个方面。若说为身,此肉身之形分秒变化不停,哪一时,哪一形是为自身?若说为心,念念生灭,何得定心?纵然成就二祖神光之定功,要想确实找到一个自心,也全然成为徒劳。人生之本质,无过于当下灵觉也。此灵觉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正用灵觉即佛,错用灵觉即凡夫。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无非此灵觉慧光,何必苦苦于三毒而积重难返?纵然下至地狱,此灵觉尚且丝毫无伤,何苦贪生怕死?若能体会一切事与愿违的本质是错用此心,何不听佛开示,当下看破名利是苦,放下万缘,随缘得自在。 |
那怪闻言,不容分说,轮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咄的一声道:“沙和尚!你两个辄敢擅打上我们门来,可是这女子有书到他那国,国王教你们来的?”沙僧已捆在那里,见妖精凶恶之甚,把公主掼倒在地,持刀要杀。他心中暗想道:“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罢罢罢!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今日已此被缚,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遂喝道:“那妖怪不要无礼!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前后访问,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我师父遂将公主说起,他故知是他儿女,赐了我等御酒,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轮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簸箕,扬米去幺也,与播布之义相近。佛经文字也只是传播之方便,不能执着文字之相。蓝靛,比喻文字相本身是无明。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发,烦恼也;一切烦恼之根都因着了文字相,而失去经之智慧义。金枝玉叶,本来的发心作用是功德显露,成为妖魔之妻实在可悲也。金枝玉叶,出自佛家《无量寿经》,极乐世界宝树遍国,“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 捽在地下,可怜着了文字相之后,金枝玉叶被捽在地下了,功德利益荡然无存。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到底有没有书信来往呢?还真有!自性本来通达一切义,一切消息都是畅通无阻的,因此我们不论用什么办法想隐藏自己的丑陋,都是徒劳的。只是这些信息不是人们理解的文字形式,都是以心心相印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心彻底清净了,就可以印和天下一切众生心了。所谓知天下一切理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了。从这里去理解《金刚经》里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就显得容易多了,不二心的作用而已。既然是不二,当然是最真实的。从这里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大乘佛法的闻思修三慧的原理原则了,绝对不是用心意识的,三慧是同时完成的。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这一句实在精彩!凡夫要转变境界,是打击异己之事。比如杀害对立的人,改变对立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一时之需。其实,这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真正要杀的,是自己的老沙!也就是自己的尘沙无明,通俗点讲就是自己的无知无识,自己久远劫来的愚昧。 那妖见沙僧说得雄壮,遂丢了刀,双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时粗卤,多有冲撞,莫怪莫怪。”遂与他挽了青丝,扶上宝髻,软款温柔,怡颜悦色,撮哄着他进去了,又请上坐陪礼,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见他错敬,遂回心转意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老妖闻言,即命小的们把沙僧解了绳子,锁在那里。沙僧见解缚锁住,立起来,心中暗喜道:“古人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若不方便了他,他怎肯教把我松放松放?” 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作用随着心意转,作用本身没有执着。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教育的力量不可思议,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自然会消去很多的执着。佛家讲的消业,就是消除妄想分别和执着。执着从哪里来?从分别里来。分别从哪里来?从妄想里来。可见,世人不执着有多么难,有自我与境界的对立之观念,执着必然产生。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倡导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世界?见解不真实造成的。比如,爱护动物只是维持现状的方法只是保护了一些动物,而让另外一些动物做出牺牲的结果。因为动物是有食物链的,保护一方的利益将必然伤害到另一方的利益。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是提升众生的境界,改变众生的生活方式。佛家度一切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道理,唯有这样才是真正利益了一切众生,而不是仅仅帮助与自己有缘的众生。古人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是教育内容,相信因果,多替他人考虑才是真正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
那老妖又教安排酒席,与公主陪礼压惊。吃酒到半酣,老妖忽的又换了一件鲜明的衣服,取了一口宝刀,佩在腰里,转过手,摸着公主道:“浑家,你且在家吃酒,看着两个孩儿,不要放了沙和尚。趁那唐僧在那国里,我也赶早儿去认认亲也。” 公主道:“你认甚亲?”老妖道:“认你父王。我是他驸马,他是我丈人,怎么不去认认?”公主道:“你去不得。’老妖道:“怎么去不得?”公主道:“我父王不是马挣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自幼儿是太子登基,城门也不曾远出,没有见你这等凶汉。你这嘴脸相貌,生得这等丑陋,若见了他,恐怕吓了他,反为不美,却不如不去认的还好。” 老妖道:“既如此说,我变个俊的儿去便罢。”公主道:“你试变来我看看。” 浑家,你且在家吃酒,看着两个孩儿,不要放了沙和尚。这些非常精彩。浑家,你且在家吃酒,不清净的作用,让人陶醉,其实是概念和逻辑使之然也。因为不知道清净的作用是何等的完美,且把浑浊当美妙了。这都是理解上的错误造成的,因此尘沙之惑在起作用。趁那唐僧在那国里,我也赶早儿去认认亲也。从这里引出妄见对功德的侵害作用是怎么一回事。认你父王。我是他驸马,这是事实情况,不管是怎么成就的,一旦有了这个事实,结果就是一样的。我父王不是马挣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这个重要!自性功德都是自然中自然象,哪有马挣力战的道理?成佛,不是成时空里的佛,是反本还源,见到圆满自性的本来面目。佛家讲成佛是为了教化众生的需要,真正成佛了,就说如古佛再来。佛是没有先后的,说先后是教化方便。因为时空是假象,这个科学已经用相对论解释了。佛法是自证本来福慧的方法,都是开发显露祖宗遗留的社稷。自幼儿是太子登基,城门也不曾远出,没有见你这等凶汉。自性如如,从来不动分毫,哪里有凶杀的恶心汉呢?如《无量寿经》中说,“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你这嘴脸相貌,生得这等丑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泡影在真实面前是最丑陋的。既如此说,我变个俊的儿去便罢。这就是世间的情况,明明很是丑陋,偏偏要装扮得看上去很美的假象。世人喜欢这样,喜欢假大空的事物。虽然深受其害,还是自觉不自觉地造作假相。 |
好怪物,他在那酒席间,摇身一变,就变做一个俊俏之人,真个生得: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言语多官样,行藏正妙龄。才如子建成诗易,貌似潘安掷果轻。头上戴一顶鹊尾冠,乌云敛伏;身上穿一件玉罗褶,广袖飘迎。足下乌靴花摺,腰间鸾带光明。丰神真是奇男子,耸壑轩昂美俊英。 公主见了,十分欢喜。那妖笑道:“浑家,可是变得好么?”公主道:“变得好!变得好!你这一进朝啊,我父王是亲不灭,一定着文武多官留你饮宴。倘吃酒中间,千千仔细,万万个小心,却莫要现出原嘴脸来,露出马脚,走了风讯,就不斯文了。” 老妖道:“不消吩咐,自有道理。” 他在那酒席间,摇身一变,就变做一个俊俏之人,这里是指陶醉于识心的变相作用,可以造成对一个丑陋的事物产生幻化的结果。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最生动的例子。现象可以因众生攀缘之心而生顺眼与不顺眼的感受,生相则有生不生心,着不着相而有觉与不觉。这百花羞因爱着相,因此才有此难。不守本分,刻意打扮,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勾当。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这个理义深奥,形容典雅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对世间而言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每个心中自有自定的偶像,这个偶像恰恰是自己的习气幻化而成的。由于众生是以群分的,生活在一个星球上的人恰恰是具有共业习气的,因此似乎又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审美观。自于别业的不同,甚至出现峥嵘非凡的效果来。言语多官样,行藏正妙龄。言行都是称心如意的。才如子建成诗易,貌似潘安掷果轻。有才如曹子建,文曲星自然如此。有貌如潘安比喻微妙,钟情于结发之妻,对其它的情感毫无兴趣。暗喻,执着于自己的见解,自恋于自己的情感,往往是执理而废事。头上戴一顶鹊尾冠,乌云敛伏;鹊,昔鸟,陈见也;既然都是陈见,自然全是无明,必能乌云敛伏;身上穿一件玉罗褶,广袖飘迎。玉罗,本身是含在道德之网罗的,只是在功德上打了褶,产生了文曲效应。广袖飘迎。比喻对立而成,幻化随风。足下乌靴花摺,立场本质是无明的,是曲折的发心;腰间鸾带光明,文字的本质是为传道的,因此内涵光明。丰神真是奇男子,耸壑轩昂美俊英。丰神,比喻文采过人;耸壑,比喻出人头地。这些内容都是令世人倾慕的,如果是错误的,必然能侵害芸芸众生。 倘吃酒中间,千千仔细,万万个小心,却莫要现出原嘴脸来,露出马脚,走了风讯,就不斯文了。因为一切都是造作出来的,喝酒之后,造作之力退失之时,原形毕露了。佛家提倡戒酒的道理也在与此,修行过程之中,没有达到理一心之时,容易丧失自制之力。变化之身不能在失意守之时显现,比如交媾、嗔怒、睡眠等时,醉酒也一样会让妖怪现原形。 |
臣因此言,故将虎解了索子,饶了他性命。那虎带着箭伤,跑蹄剪尾而去。不知他得了性命,在那山中修了这几年,炼体成精,专一迷人害人。臣闻得昔年也有几次取经的,都说是大唐来的唐僧,想是这虎害了唐僧,得了他文引,变作那取经的模样,今在朝中哄骗主公。主公啊,那绣墩上坐的,正是那十三年前驮公主的猛虎,不是真正取经之人!” 想是这虎害了唐僧,得了他文引,变作那取经的模样,今在朝中哄骗主公。这句话说得实在,如果着了文字相,修行也是有其名无其实。都是面子上的事情,把佛教变成了形式宗教。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贤驸马,你怎的认得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 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 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真是同行是冤家,最知同行的底细。这些话细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只是要关乎哲学问题,还是留给读者细细品味了。很多以自己的看法来定论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自己的感受是不是真实的呢?如何来辨别它的真实呢?就用后面的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这句话太精彩了,所谓一罐水不响,半罐水叮当,什么样的是是非非都可能发生的。真正明了理事的圣人,没有固定的说法。一切言语都是纠正问题者心中的疑惑。如六祖慧能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中开示:“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执其边见者,往往是有无穷无尽的理论要阐述,若是悟得中道,则寂然不动了。既然是边见,用半盏净水,足以令其现了本相。 |
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此时君臣同眼观看,那只虎生得: 白额圆头,花身电目。四只蹄,挺直峥嵘;二十爪,钩弯锋利。锯牙包口,尖耳连眉。狞狰壮若大猫形,猛烈雄如黄犊样。刚须直直插银条,刺舌騂騂喷恶气。果然是只猛斑斓,阵阵威风吹宝殿。 使个黑眼定身法,文字无明业力转变法,把自性寂定之功德转化成了起心动念,甚至成了意识的产物,逻辑推理。斑斓猛虎,斑斓是指形形色色;猛虎是种种突发的思想,来去无常迅速。这里也向我们说明了世界因人类的意识而转变。这也是佛家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白额圆头,花身电目。以明白理事的面目出现,能自圆其说,内容多样,招人耳目,扣人心弦。四只蹄,挺直峥嵘;不论势力如何强大,总归四大烦恼为根本;二十爪,钩弯锋利。锯牙包口,尖耳连眉。二十种烦恼现行。狞狰壮若大猫形,猛烈雄如黄犊样。猫,犭艹田,虚妄之心,必然是一种错误,把妄想当福田。猫字在此妙处很好,一是抓鼠之能,鼠前面介绍过,一种错误的修功方法;另外,猫狸属,犭里,歪理也。犊,天生的执着。形式上拙劣,作用上执着。刚须直直插银条,刺舌騂騂喷恶气。触须,是观察事物的手段;银,是现象;直接取其表相;刺舌,舌头上带倒刺,比喻因果相牵;恶气,指恶业因果。果然是只猛斑斓,阵阵威风吹宝殿。果然是众生的虚妄见,不时侵害自性功德宝藏。 |
却说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酌。喝一盏,扳过人来,血淋淋的啃上两口。他在里面受用,外面人尽传道:“唐僧是个虎精!”乱传乱嚷,嚷到金亭馆驿。此时驿里无人,止有白马在槽上吃草吃料。他本是西海小龙王,因犯天条,锯角退鳞,变白马,驮唐僧往西方取经,忽闻人讲唐僧是个虎精,他也心中暗想道:“我师父分明是个好人,必然被怪把他变做虎精,害了师父。怎的好!怎的好?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他只捱到二更时分,万籁无声,却才跳将起来道:“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休矣!”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驾起乌云,直上九霄空里观看。有诗为证,诗曰: 三藏西来拜世尊,途中偏有恶妖氛。今宵化虎灾难脱,白马垂缰救主人。 喝一盏,扳过人来,血淋淋的啃上两口。宫娥彩女代表真实阴德,因此杀不掉的,只是隐去了。这里讲的吃人之事,是比喻害人害己之事实。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众生转识成智从哪里下手,还是从意上下手。所以这段故事,当机的意马。在佛家称六七识下手,五八识见功。众生错就错在六七识上,因此得到的反作用力也是代表隐含在六七识名下的小龙王。依然化作龙,驾起乌云,直上九霄空里观看。显示性德的约束作用,因此显龙形,属于隐含作用,因此称驾起乌云。九霄空里,本性所在之处,妄想所不及处。 三藏西来拜世尊,途中偏有恶妖氛。今宵化虎灾难脱,白马垂缰救主人。学佛证真,常常会有悟不到处,种种幻境现前是正常现象,只要不能执着诸相,一切都会自然化解。白马,自由自在好做功,如果用缰绳牵着,反而不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龙王在半空里,只见银安殿内,灯烛辉煌,原来那八个满堂红上,点着八根蜡烛。低下云头,仔细看处,那妖魔独自个在上面,逼法的饮酒吃人肉哩。小龙笑道:“这厮不济!走了马脚,识破风讯,躧匾秤铊了吃人,可是个长进的!却不知我师父下落何如,倒遇着这个泼怪。且等我去戏他一戏,若得手,拿住妖精再救师父不迟。” 八个满堂红上,点着八根蜡烛。八盏灯代表八正道,满堂红,比喻一通一切通。那妖魔独自个在上面,逼法的饮酒吃人肉哩。正道被执着文字相的妖魔转变成了魔道。 |
他两个在云端里,战彀八九回合,小龙的手软筋麻,老魔的身强力壮。小龙抵敌不住,飞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宝刀,一只手抛下满堂红便打,小龙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着了一下,急慌慌按落云头,多亏了御水河救了性命。小龙一头钻下水去,那妖魔赶来寻他不见,执了宝刀,拿了满堂红,回上银安殿,照旧吃酒睡觉不题。 小龙的手软筋麻,老魔的身强力壮。执着的力量不可思议,众生沉迷于假相之中,佛不能度。佛没有办法替众生开悟,只能启发。妖怪有接刀之法,一只手接了宝刀,一只手抛下满堂红便打,小龙措手不及,被他把后腿上着了一下,妖怪接刀说的非常巧妙,凡夫用智慧而不得智慧用而将智慧转变成了知识,道德始终全权交给凡夫的,然而凡夫接过来,就成了妄想分别执着。凡夫回馈给道德是着相,着的是什么相?残留痕迹,这里比喻成后腿。 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跳将起去,踏着乌云,径转馆驿,还变作依旧马匹,伏于槽下。可怜浑身是水,腿有伤痕,那时节: 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 龙潜于水底,就是不得正用了。后面的四句是点题解释,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心心所失散,正用不行。黄婆伤损,意马成了黄婆,心与心所的桥梁。道义消疏怎得成!是心是佛,这是道义。心猿不在了,识心所成的谬误谁来化解。 |
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故事中安排了唐僧弃悟空的故事,其实真正修行大乘的人,只是在真心的把握上出了问题,绝不是要遗弃真心,因为大乘佛法是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于一切法不离不即,又即又离。只有外道才会有心外求法的小术,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故事这样展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给读者更多的大道之理的演义。性是时时关心的,凡夫可能心不见性,忘掉自性功德,而自性功德绝无弃心之理。《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开示“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凡夫想这个心,只是不能明心而已。理义上讲,心能见性,性能明心,明心见性即成佛道。在修证上把握实属不易,虽念此心,不知如何取舍。造成误会一场,误以为心所法可以替代心法,心所法更顺心如意,显而易见。比如念佛人中也常有人把所念之音声当成佛之功德,而加以执着的。其实,这还是隔了一层,声音相盖覆了清净的自性功德。当知心所法是染污之源,念佛法门贵在念得清楚,听得明了,这就是不离不即的中道正义。发现心所法是问题的源头,必须戒除其染污的作用。待人接物都要远离心所法,给人的感觉是出奇的老实厚道。否则,世利上似乎没有吃亏,功德上定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实之利吃了大亏。若不是白马的苦苦相劝,八戒不会来请悟空解救唐僧的。前面看到悟空独自逍遥,他立生留恋凡尘之意,这都是心所法的拙劣之处。 二人携手相搀,概众小妖随后,上那花果山极巅之处。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但见那: 青如削翠,高似摩云。周围有虎踞龙蟠,四面多猿啼鹤唳。朝出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间。流水潺潺鸣玉佩,涧泉滴滴奏瑶琴。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后有花木秾华。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乾坤结秀赛蓬莱,清浊育成真洞府。丹青妙笔画时难,仙子天机描不就。玲珑怪石石玲珑,玲珑结彩岭头峰。日影动千条紫艳,瑞气摇万道红霞。洞天福地人间有,遍山新树与新花。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 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 |
能所相会,自然是修行中最好的事。这心的花果描写十分精彩。青、高,是心的本质,永远具活力,这些内涵是指阿赖耶识的风光。心的周围是种种应用,各种动物,都是心灵灵活的特质。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只能说天下第一名山!所有的吉祥和景色都出自一心。 青如削翠,无明之本;高似摩云,万法之源。周围有虎踞龙蟠,四面多猿啼鹤唳。归元之所,生发之地。朝出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间。早晚不离根本,归是云日美景,染污最轻的地方。流水潺潺鸣玉佩,涧泉滴滴奏瑶琴。虽然没有破无明开智慧,也得些相似受用。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后有花木秾华。境界上虽然处处有不平事,内在里本具好生之德。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上连清净之德,下合相对之道。乾坤结秀赛蓬莱,清浊育成真洞府。阴阳交道生万法,清浊演化世间趣。丹青妙笔画时难,仙子天机描不就。此处也是不可思议处,种子识无穷,演化更是无穷无尽。玲珑怪石石玲珑,玲珑结彩岭头峰。种子奇异,变相万法。如进入境界的万花筒一样,无法描述变化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日影动千条紫艳,瑞气摇万道红霞。一变一切变,一动一切动,景象万千,无有穷尽。洞天福地人间有,遍山新树与新花。种子还在不断的累积,真是不可思议之景象。 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人们游山玩水,哪里能见到这样生生不已的画卷?然而这只是未悟之时的境界,彻悟之后,更是福慧二种具足。如佛说所,如来功德不可思议,刹说尘说,说不能尽。从这里体会众生本具的智慧福德,何等令人向往,然而由于各种业障和因缘,导致我等凡夫仍然未能兑现本具的福德。也因为利益不可思议,诸佛菩萨才不歇息地劝化众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 |
只能自己顶一下了。沉得太深了。 |
一直在看楼主的经典啊,为什么说沉的太深了 |
谢谢楼主如此精妙的讲解。但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其次你讲的过于繁琐。不喜佛法的人都不愿意看。鄙人感觉无声的感化更能唤起学佛之心。 |
以最简单的方法将最深刻的佛法说明,这样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吧 |
话说,楼主能不能整合到一个贴子里啊?一个系列的内容,整合到一个贴子里,大家看贴找贴也容易。 |
|
0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西游记 最新文章 |
孙悟空闹过天宫为什么还能去天宫呢 |
关于大圣西行路上的强敌,仔细看一看,也没 |
猪八戒的战斗力比哪吒强,原著中描写道,哪 |
原著大闹天宫是不对的吧?为什么电视剧都把 |
二郎神vs猴子那里 |
奎木狼对猴子的恐惧真是刻在DNA里的 |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阴谋论 |
生活在明朝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什么知道那 |
孙悟空对上这些传统神话中的战神能不能赢? |
西游记中能使孙悟空破防的除了蝎子精百目星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