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西游记 -> 对于蔡铁鹰老师的一点质疑 -> 正文阅读 |
[西游记]对于蔡铁鹰老师的一点质疑[第5页] |
作者:inkstones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好文章。但楼主对考证派的批评有些过头了!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一个人再怎样天才,都不可能闭着眼睛,想上几个通宵,一部文学名著便金晃晃的落在眼前。这需要作者长期的知识积累。 考证派的优点是什么?就像考古学家所做的,从历史废墟一点点清理出残瓦碎瓷,然后找到相似的能够契和在一起的碎片进行拼接,能够拼成一个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物体,只要空白和缺陷不是太大。那么我们就大体能接近一半的历史真相。至于这个个物体是什么朝代的,谁制造的,哪位千金小姐公子哥用过?这就是文本派们的事。 但是一个真正的考古团队,都必须有这两方面的人才,有的高手甚至于是集这两方面的技能一身。两者缺一不可。 厚此而薄彼,由此考证出的任何观点结论都是有缺限的。 再回过头来说文学作品考证派,它考证的出发点和依据是什么?就是文学作品里的很多事和物(考证派重物),都曾经是作者身边最熟悉的,特别是一些景物(民居.宗教寺庙.山水园林等),只要能在现实能找到和<<西游记>>里相似或大体相似的景物,并且这些物是随着作者的游踪而贯穿整部<<西游记>>,那么我们们大体是可以判断出作品产生的地域,但还无法说明作者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这一过程就等于考古学家把一堆碎瓷片拼成一个大体完整的瓷器一样。 至于这个瓷器谁制造,谁用过,从哪里来,有什么惊心动魄或风花雪月的故事?这诸多问题就是文本派们关于《西游记》宗教性质.主题思想等绞尽脑汁要努力解决的。 但有一些问题会特别复杂,就是<<西游记>>是一本世代累积最后由一位天才的文人把它加工完成的作品,它混入了很多地方的语言民间故事再加上最后写定者的游踪和思想内涵,这种情况下更离不开考证派和文本派的通力协作。 但是就像考古学家所做的,要先考物。把实物大体的还原出来,剩下的事才是文本派们要做的。 可见还是有轻重缓急的。 |
考证派是研究西游记这个果子、西游文化这棵书怎么长的,文本派是研究这个果子怎么吃才好吃的。 |
从作品欣赏的角度,融合自是最佳方式 但从学术研究角度,调和基本没有可能。 |
楼主以为那些有“一个个读没读过原著,读了有没有读懂?”这种论调的人如何? |
@sai30years ,西游证道方面的内行人解读几百年来有很多,这和我是不是内行人没关系啊。你真要从我找突破口,那我只是一个了解了点皮毛的门外汉,但是比起皮毛都没了解过的门外汉,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哈哈 |
很好,这里来说说三清观,说实话三清观这段一直是好多人说《西游记》贬低道教的一个重要论据,理由是把“三清塑像”扔到了茅坑里! 事实上这么说的人真的不但是一点内丹修炼常识都没有,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敢让人恭维!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看原文这个茅坑叫什么? “五谷轮回之所”! 如果没有特殊的意义,作者没事非加这么个别称干吗? 那么这个五谷轮回之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得先知道“小河车搬运”是个五行颠倒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五行轮回,阴阳颠倒(因为铅中取出真汞,汞中取出真铅要对换一下身份)! 这“五谷轮回之所”是哪?茅坑?那还用多说! 你吃了五谷在哪消化?肚子里(胸腹之间)对不对? 仔细看原文分析可知悟空、八戒、沙僧这代表了“五行”的哥几个都住一楼(二楼是脑袋,归唐僧住)啊!也是胸腹之间吗! 所以这“五谷轮回之所”就是五行轮回之地!而且这里咱们应该注意一个细节,把三清塑像扔到茅坑里的到底是谁?八戒! 再问,为什么非要八戒来完成这个工作?悟空给八戒指明“五谷轮回之所”的地方,他干吗自己不干?又为何不让沙僧去? 事实上《钟吕传道集》中给了明确的解释!“车则取意于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 也就是说这个“车”的意思就是要流转(搬运)五行之气,而这个车是在河里走的。总之,这个“搬运五行之气的车”驱动力为水,清洁能源啊,很先进吧? 而三个徒弟身份的部分,哥仨里边只有八戒是水!所以搬运工必须他来做! 重申:把原来的三清塑像扔茅坑里,哥仨重新变一回“三清”——这是一个五行轮回,阴阳颠倒的过程! 而且一定要注意“阴阳颠倒”,也就是说悟空(为铅本属阳)和八戒(为汞本属阴)要交换一下身份! 所以说在车迟国三清观把三清像扔到“五谷轮回之所”里边,这象征着唐僧体内五行的一次轮转交汇。 来看具体三个徒弟是怎么“变”的: 关于这一点又要说到三清到底是什么?这里三清代表什么? 元始天尊,住在清微天玉清境,所以他叫玉清元始天尊。 灵宝道君,住在禹余天上清境,所以他叫上清灵宝道君(又叫灵宝天尊)。 太上老君,住在大赤天太清境,所以他叫太清太上老君(又叫道德天尊)。 他们到底为什么那么强大,地位那么高呢? 他们是道教最高等级的存在,按照《云笈七鉴》的记载:“三清为三洞尊神……宇宙万物皆由其化生。”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三清如此强大了吧?重点是最后一句:“宇宙万物皆由其化生。”也就是说他们就是化生万物的那三炁! 现在大家应该已经弄懂了“三清”其实是一而化三出来的那纯阴、纯阳还有阴阳混合物! 这个放在这里,咱们来看看原文哥仨是怎么“变”的:“八戒变做太上老君,行者变做元始天尊,沙僧变做灵宝道君。” 为什么这么变呢? 按照《云笈七鉴》的记载:“大罗天化玄、元始三炁,混洞太无元始青之炁化生天宝君,即上清元始天尊;赤混太无玄黄之炁化生灵宝君,即上清灵宝天尊(就是灵宝道君);冥寂玄通元玄白之炁化生神宝君,即太清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 也就是说:青炁化元始天尊;赤混玄黄之炁化灵宝道君;白炁化太上老君! 首先这里可以确定,所谓“赤混玄黄”的灵宝道君一定是混合物!所以先说沙僧变赤混玄黄灵宝道君。 配合一下五行:赤为火,玄(就是黑)为水,黄为土对吧?所以火、土、水混合物就是灵宝道君!这个是沙僧变的! 而看原文分析可知悟空交出阳火,八戒交出阴水,沙僧本来是土。 这一混合,沙僧变成水、火、土的混合物——灵宝道君! 那么沙僧变前是什么?阴阳混合的戊己土!变之后呢?须知水火和土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反应之后只是把平衡阳气(戊土)弄没了,剩下平衡阴气——己土,也就是真土!同样的沙僧所谓的“变”成了真土!那是什么?还是土吗!所以说沙僧这个不叫变! 这时候大家会发没发现一个问题? 分别交出水火之后悟空剩下“辛金”却变的是元始天尊也就是青色属木,八戒剩下“甲木”却变成了太上老君也就是白色属金,这是怎么回事?变错了? 没错,在三清这里的木与金其实是纯阴、纯阳之气,具体来说金是纯阳,而木是纯阴! 本来悟空是铅(为阳),但是是凡铅需要提出真汞,也就是凡阳提出真阴。所以他剩下的部分是纯阴(辛金,也就是阴金),自然要变同样纯阴的元始天尊! 而八戒本来是汞(为阴),但是凡汞要提出真铅。也就是凡阴要提出真阳(甲木,也就是阳木)!那他当然是变成同样纯阳的太上老君了! 再说一遍: 悟空本来是阳,但是凡阳中有真阴,现在他退去阳火变成纯阴了,所以要变同样属阴的元始天尊! 而八戒本来是阴,但是凡阴中有真阳,现在他退去阴水变成纯阳了,所以要变同样阳属性的太上老君! 总之,这在前边一再强调他们哥俩要调换一下身份就对了!这才叫五行轮转,颠倒阴阳!具体来说就是悟空和八戒各自交出点东西给沙僧这叫五行轮转! 悟空由凡铅变真汞,八戒自凡汞变真铅这叫颠倒阴阳!好了,小河车搬运到此结束! 以后谁要是再跟大家说《西游记》是贬低道教的,并且拿出三清观这段来做论据,大家尽可以对其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啦! |
我考证作者是白玉蟾祖师,丹道不光是玄学而更多的是一门生命科学,西游记里说的清楚,不遇至人传妙决,不遇真师莫强猜,不是真正了解丹道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呢,包括所谓蔡老师,就如车迟国三个妖怪为何要是羊虎鹿呢?为什么要五谷轮回呢?如果懂全真丹道的人自然会明白,不懂的人则无异天方夜谈,楼主的证词有理有据,值得学习、然而丹道甚秘,只能求实证,却不能与人言 |
既使不相信丹道的人如果多读些丹经和雷经,对看西游记也是很有帮助的 |
整部《西游记》的发展脉络其实很清晰,从五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出现花果山开始,到元代的《西游记评话》再到百回本《西游记》,花果山和取经故事都贯穿始终。 取经故事是《西游记》的核心主题,它跟佛教息息相关。如果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很纯粹的佛教的取经故事,与其它宗教无干。但是在宋初,宗教界就已经出现了“道禅合流”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一系列与“取经故事”相关的“西游题材”混入道教的各种思想和丹道学说,并最终在百回本《西游记》里留下深深的印迹。 但不管是佛道混合也罢,道禅合流也罢!这一系列“西游题材”都没有脱离它的最原始的祖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所表达的西天取经的核心主题。甚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所包涵的佛教“密宗”因素在几百年后的百回本《西游记》里还得到发扬光大。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西游记》是表现佛教思想还是表现道教思想这样有争议的各种言论了? 首先有些人对宋代开始出现的“道禅合流”现象知之甚少,第二《西游记》之所以成为百读不厌的名著,乃在于它首先是一部供人娱乐的文学名著,它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把宗教思想和书中精彩的神话故事相结合,因而赢得各阶层人士的喜欢。纯粹的宗教著作是不可能成为名著的。 但是书中似乎有明显贬低道教的痕迹。我想这很正常,因为写故事的人要把故事写得好看精彩,就必须制造对立面,只有好人没有坏人的故事你看得下去吗?很不幸的是,作者为了让《西游记》与它的祖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主体思想保持一致,他让不少属于道教的生灵成为阻挡唐僧西天取经的魔障。这纯粹是出于写故事的目的,并不代表作者故意贬低道教。 其实不仅仅是道教遭受这样的待遇,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可以发现《西游记》所蕴涵的宗教元素远不止佛道两教,还有印度教,它也遭受道教同样的待遇。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书里的故事情节被借鉴到《西游记》里,并不是什么新闻。胡适.陈寅恪.刘安武.张同胜等研究<<西游记>>并兼通印度教史诗的大家,对此都有相关的论述。可惜这些大师都没弄清印度教故事是何时,以何种徒径传入中国并被改头换面植入《西游记》的故事里? 总之我认为,丹道派有点扯,《西游记》主题思想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基本一致。 |
小说不是论文,写作初衷是有的,写作之后,就随时融入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了,所以小说没有明确的主旨,从不同侧面就能引申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
双方争论的,也就是相同的丹道元素,在书中起到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是小说的核心内涵还是作品的装饰,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脱离作者本人,而作者本人又是个不确定因素,于是就会出现像大帝提到的祖本的问题 |
来西吧,也说说我的看法吧。无论是考据派还是文本派,他们做的工作比我们做得要细,要多,要全面。一个是从“文本外围”入手,一个是从“文本内容”入手。我感觉唯独都没有把作者当个人看,当个小说家看。读了几遍西游记,怎么看都不是“金丹大道”所能涵盖得了的(并非贬低金丹大道,金丹大道有金丹大道的任务,小说有小说的任务)。也不是文本本身表面上的东西(没那么肤浅)。作者吴承恩(有人怀疑,但证据不足)肯定是一位精通儒释道三教的才子,一位思维敏捷,逻辑性极强,创造力极强的人物。至于创作目的,我感觉 sai30years在大家与蔡老师交流时的观点,我最赞同。家兄就是一位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我问过他类似的问题。炫才,抱怨,求认可,发泄,倾诉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是创作的驱动力。我认为,如果能从作者的内心入手,那是最好不过了。这个需要两者象中西医结合那样合作,才可能研究透作者的创作主旨。其实真相可能没有后人所做的工作那么复杂。 |
看了蔡老师的著作,他与李安纲老师在西游记作者的观点上存在严重分歧,要害就是金丹,李老师就是说以吴承恩的道教知识无法写这样一部有关金丹的小说,蔡老师针锋相对的反击说金丹在小说中不过信笔。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西游记 最新文章 |
孙悟空闹过天宫为什么还能去天宫呢 |
关于大圣西行路上的强敌,仔细看一看,也没 |
猪八戒的战斗力比哪吒强,原著中描写道,哪 |
原著大闹天宫是不对的吧?为什么电视剧都把 |
二郎神vs猴子那里 |
奎木狼对猴子的恐惧真是刻在DNA里的 |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阴谋论 |
生活在明朝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什么知道那 |
孙悟空对上这些传统神话中的战神能不能赢? |
西游记中能使孙悟空破防的除了蝎子精百目星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