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小说 -> 第七期:张嘴!老干部喂你吃安利 -> 正文阅读 |
[小说]第七期:张嘴!老干部喂你吃安利[第2页] |
作者:草木树_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未见END禁止插楼 |
1.导语 2.排雷解答 3.来,张嘴了(剧种简介+剧目简介+安利) 昆曲,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 4.组员观剧长评 5.戏曲简史 6.结语 |
昆曲 【简介】 昆曲本起源于昆山腔,距今约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昆曲的辉煌是在明清时期,但同样,昆曲的没落也是在此时期。 若非魏良辅改良昆山腔,恐怕昆曲的传奇之路还需往后推迟未知的时日。 作为百戏之祖,昆曲诞生的时期约在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那是与昆山腔并称的还有,海盐、弋阳、余姚和杭州共四大南戏声腔,当时的昆山腔并不出彩,真正让昆山腔名噪一时的,是经过魏良辅改革之后的“水磨腔”,魏良辅将南曲北曲相糅合,取精弃糟,形成了崭新的昆山腔,自此之后,原先的昆山腔便正是从一种声腔系统,变成了一个辉煌二百年的传奇剧种。 昆曲以鼓、板控制节奏,曲笛、三弦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唱说语言则是中州官话。因逐渐有了在当时比较完善和完美的表演形式,所以被大量的剧种引用借鉴,故才有了后来“百戏之祖”的美称。 比起较为世俗乡井的其他剧种,昆曲在日渐的改良过程中,更加偏向于“雅”字,从它的选材和填词,以及故事叙述和舞台意境,都在发展中更加向当时士大夫的审美靠拢。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填诗作词,都对格律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要求,而当时的昆曲更是如是。这一点在明末的《度曲须知》中就更能体现其中的繁复。 而在风格上,昆曲的唱词不若豫剧那般“大江东去”,倒是有几分阴柔之美,也正是因为如此,这般阴柔之美却恰恰以柔克刚,胜过了大多数具有同样竞争力的对手。 昆曲柔美婉约,流丽柔媚,艳而不俗,魅而不妖,其营造的美感,众多剧种中实在是难有能够媲美的。 数百年的发展历程,让昆曲的辉煌逐渐暗淡了下来,它难度极高的填词要求曲牌,都让昆曲无法再在民间立足,加之严格的要求导致的思维僵化,昆曲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段低谷期,并让它开始逐渐脱离了民间,而成为一种在当时颇有几分高不可攀味道的艺术。 于是此时,一种融合百家之长的剧种开始出现,也就是当代国粹——京剧。 昆曲和京剧,两者虽不能类比,但是若说京剧是叶,那么昆曲自然就是根,昆曲是国学,更是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而京剧,则是国粹!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当代戏曲美学的巅峰剧种! |
剧目安利: 《游园惊梦》 @夜半星月竹 推荐理由: 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昆曲,恐怕只有“吴侬软语”最为合适。若不听昆曲,又怎能真正理解吴侬软语是种怎样的缠绵悱恻?正如游园惊梦的念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只怕是不听昆曲的人都能随口背出两句曲词。而配上这段绝美唱词的则是曲牌皂罗袍。唱腔婀娜婉转,曲调悠扬,曲词看似伤春实则惜春,配以嘉靖时期已然成型的“水磨腔”,更为轻柔,令人迷醉。 昆曲曲牌唱词考究,未能深入民间确是遗憾,但作为传统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清婉细腻的昆曲唱腔,对于京剧川剧等众多剧种都有过直接影响,无愧于百戏之祖的美称。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夜半星月竹 推荐理由: 越剧经典唱段之一。讲述宝黛二人初次见面的场景,两人对唱曲调轻快悠扬,无拘无束,恰到好处地展示出宝黛二人初次相见时的互相欣赏,以及似曾相识。 本选段言语精炼,一句“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让人不由想到宝黛最终结局而扼腕叹息,有情人终究无法相依相守。 越剧源自浙江,有第二国剧的美称,越剧红楼扮相唯美,曲调清灵,声腔清幽婉转,优美动听,通常是男扮女装演绎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故而中国五大剧种中,越剧的颜值最高,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
《屈原·天问》 @夜半星月竹 推荐理由: 越剧的故事情节大多以悲剧居多,配合其忧伤婉转的声腔,通常能达到绝佳的抒情效果。而这首推荐的选段,采用弦下腔为主,嚣板为辅,唱白穿插,一声声一句句,唱出屈原怒楚国不幸,哀楚王不争的悲愤。唱词多问上苍,亦问君王,虽然愤慨,可配之隽永哀戚的唱腔形式,将屈原问天时复杂的心里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越剧长于展现心里活动,表演真切细腻,常能透过表演找到江南水乡中温婉秀丽。主要的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和弦下调等等,其中弦下调类似京剧“反二黄”,以其独特的节奏旋律展现出剧中人物激动愤慨悲伤等心情。本调的运用可见于《梁祝》中“山伯临终”和《红楼梦》“宝玉哭灵”等唱段。 |
《梁山伯与祝英台》 @暮雪倾歌 推荐理由: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越剧《梁祝》很有感染力,戏词浪漫又有一份原生的古典美感,这是美国制作的同名动画电影完全比不了的。两人的感情虽一路波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得了一个悲壮而浪漫的结局。其中祝英台的小女儿姿态到激烈反抗和梁山伯的最初的不解风情到后来双双化蝶,都被表现隽永而强烈,让观众刻骨铭心。 |
豫剧 豫剧是我国河南地区的地方戏。豫剧的唱腔铿锵大气,行腔酣畅,并且吐字清晰,唱腔中有股活泼劲儿。它的唱词押韵通俗,非常接地气。 豫剧极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在性格,以红娘这个人物为例,很多剧种都有《西厢记》这出戏,京剧小红娘娇俏漂亮,越剧小红娘温婉可人,而豫剧中的小红娘表达出来的则是独一份的热情外露,还有浑然天成的质朴讨喜。 正是因为豫剧的“天生外向”,所以它是五大剧种中最容易给观众带来强烈感染的一个。按照姑娘来区分,豫剧便是一个红楼中“凤辣子”式的人物,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风流。 如果你到现在都还只知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亲家母你坐下”,那就别再说已经看透豫剧的傻话啦!安利的勺子都送到嘴边了,还不来一口? |
《西厢记》 @原来氏 推荐理由: 豫剧《西厢记》移植于昆曲同名曲目,吸收了本地的特色方言和风格,形成了别有趣味的豫剧《西厢记》。其中《拷红》等选段更是脍炙人口,被赋予了新生的特色。 这是一个说一对宅男女一见钟情又日久生情相恋的故事,俗套小说的鼻祖之一。戏曲演员夸张的演技和地道的方言融为一体,把追求爱情幸福的艰辛道路演绎的淋漓尽致。可谓能柔则柔,不能柔也得柔。 戏曲搞笑的精华贯穿全戏始终,一面讽刺了封建社会对门第观念的高墙束缚,一面又讴歌了张生与莺莺冲破封建礼教的美好爱情。 反过来想想,如果莺莺听了她妈的话嫁给表哥,如果张生因为退缩而失去机会,那么美好的爱情还存在吗?令人深思。 |
黄梅戏 黄梅戏的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现在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剧种。黄梅戏出生于乡野田园之间,沐浴着春光和人们对生活的祝福成长。它如同一个眉眼弯弯的邻家小妹,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明丽娇媚、天真烂漫,满身洋溢着甜美的希望与乐观朝气。 黄梅戏的唱腔明快活泼,淳朴喜庆。歌唱起来婉转悠扬,流畅悦耳,带着浓浓的民歌风味。 |
《天仙配》 @草木树_ 推荐理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别告诉我你没听过哦!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这大概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剧目了。《天仙配》永远是黄梅戏的保留曲目,董永和七仙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同时每次说到《天仙配》都会让人想到套路相似的《牛郎织女》,不过《天仙配》是幸运的,因为这对恋人抵御住了法力强大的FFF团,最终修成正果了。不像苦逼的牛郎,虽然有了娃还是被强行F成了单身狗,只有每年七夕才能和女神见面。 所以说《天仙配》的本质就是一部屌丝逆袭睡女神变身人生赢家的传奇啊。【雾】 |
京剧《贵妃醉酒》 ( @夜半星月竹 ) 如果说京剧是百戏之冠,那么《贵妃醉酒》便是这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京剧梅派当家剧目之一的《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自于昔年地方戏剧《醉杨妃》。此折背景基于玄宗时期,讲述因玄宗爽约,移驾梅妃江彩萍处,杨妃玉环心中郁闷,于百花亭中借酒消愁,千娇百媚,放浪形骸。 原剧《醉杨妃》并非上得了台面的地步,杨贵妃自古风评不佳,《醉杨妃》中所表现的杨氏玉环,以呈现其放浪形骸,猥亵调情为主,而经梅兰芳大师改良之后的《贵妃醉酒》则以超脱的艺术手法,既展现除了杨玉环的万种风情,同时也展现出了杨贵妃于深宫中愁苦哀怨的一面。 《贵妃醉酒》一折,前有四平调考验唱功,后有衔杯卧鱼考验身段。所以大多时候,会采用刀马旦进行演出。 《醉酒》中,又以“海岛冰轮初转腾”一曲为经典中的经典,本唱段以四平调为主,四平调本源自花鼓,明清时期逐渐杂糅皮黄腔调,被吸纳进入皮黄腔中,又被称为平板二黄,节奏通常不急不缓,曲调平稳,唱腔考究委婉,配合表演通常较为端庄沉稳,无论男女,都具备刚柔并济的特色,并能给人一种极大听觉享受。 戏曲有四功五法,分别为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其中《贵妃醉酒》中的做功,堪为翘楚,贵妃三杯酒醉,衔杯卧鱼,其后的舞扇,醉步,以及嬉笑怒骂在本折中都通过做功和表现得惟妙惟肖。《醉杨妃》一折最初是杨玉环踩跷上场,以模仿昔日女子小脚模样。但自梅兰芳大师改良之后,便由云步和醉步替代了原有的跷功,而京剧中含有跷功的剧目,则首推《三寸金莲》,一部由冯骥才作品改编的现代京剧,其中跷功精美,将昔年困扰女人的三寸金莲,展现得淋漓尽致。 |
《锁麟囊》 @夜半星月竹 提及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程派自然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浑厚低沉的声腔,仿佛有种奇妙的魔力,将人牢牢吸引,与其余四个流派的唱腔技巧截然不同。 而提起程派,大多想到的程派代表作几乎都是悲剧,如《荒山泪》、《六月雪》等等,但其中也有绝少的例外,比如《锁麟囊》。 作为程派艺术中鲜少的喜剧剧本,《锁麟囊》可以说是讲述了两个女人跨隔千里的意外友情【雾】。 富家千金薛湘灵在成亲过程中,避雨春秋亭,巧遇同时出嫁的寒门之女赵守贞,一番言语下来,薛湘灵同情赵守贞的遭遇,将母亲所赠的陪嫁锁麟囊赠予赵守贞。七年之后,薛家遭遇洪水,薛湘灵流落赵守贞处,因二人曾相隔花轿,并不认识彼此,但因缘巧合,在薛湘灵见到锁麟囊道出一切后,赵守贞慷慨解囊,报答先前之恩,此后薛湘灵亦被寻获,两家团圆。 这样的故事虽然在如今看来颇有些许老套,但是却依然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味道,比起故事情节,程派在这部戏中的唱腔,可谓是美到了极致。 程派唱腔不同于其余唱腔那般清丽娇嫩,而是一种如泣如诉,幽幽怨怨的风格,极具特色,似断非断,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空灵和浑厚。 《锁麟囊》中首推春秋亭唱段,这是薛湘灵避雨春秋亭中,问询赵父的一段唱腔,以“春秋亭外风雨暴”开始,一字一句唱出猜测疑惑,其中既有不解,亦有恍然,也有同埋怨丫鬟,劳动管家的互动,一颦一笑间,将一个被娇惯却又善良的富家千金演绎得活灵活现。 另外,这段唱词中,抑扬顿挫,婉转动人,极为考验对整段唱词唱腔的驾驭能力,所以,张嘴!且灌了这勺安利! |
结语 司总: 我的妈呀终于结束了。能干完这一期真是不容易,感谢每一个被我鞭打着改文案到深夜的组员,有些还到最后都没能用上,真的超感动。还有感谢无所不能的神队友山总,还有帮忙找图片的火火宝贝,不然我已经选择狗带了。【噫才不是获奖感言】 说实话这期活动有很多瑕疵。我们的初衷,是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可以接近的、美好真实的戏曲。我觉得能百度到的东西没有再复制一遍给大家看的必要,所以这篇帖子中很多很多的字都是我们参考了资料之后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写的,如果出现错误和偏差请大家谅解。不知道这期活动会有多少人看,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对戏曲多了一点点喜欢,这次活动就有意义。(嘤嘤嘤~开始还计划了一个介绍戏服、妆面等的戏子文、戏子图技术应援的版块呐~可惜因为时间关系还是没有做。后期写出来会发在小说吧官方微博上,欢迎大家关注哦~) |
——END——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小说 最新文章 |
求各位大佬推荐几本高质量 |
小说《随风潜入梦》萧序 荣婉 完本阅读 |
8年书虫,书荒了,求大佬推荐高质量小说 |
非常真实的一个故事,将人性的顽劣表达的淋 |
[修罗场渣女海王YYDS!!!] |
分享我收藏的3000本经典小说,男生懂得进! |
记录我看的小说,不推文 |
《西有鹿鸣》by楚危(古风耽美) |
佛系分享…… |
每次一看到这种小学没毕业的作者就很蛋疼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