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原创小说 -> 入唐 -> 正文阅读 |
[原创小说]入唐[第4页] |
作者:冯11114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入唐 第七章 大唐美食 出了渭水,两人在一家饭店吃了午膳。 “既然到此,先生也该尝尝我长安的风味。”李世民笑着说,顺便把箸和匕递给他。 箸和匕,其实也就是筷子和类似汤匙一样的东西。 冯建忠环视四周,渭水旁一向人群聚集,因此饭店商铺也极多。 这个饭店,一看就很气派,想必也是长安城可以排的上门号的饭店了。 一个像是小二的人上前,笑着报出了此店的知名菜,然后递给了他一个类似于菜单的东西。 冯建忠听得一脸懵逼,一看菜单,也猜不出来这些都是什么。 他把菜单递给李世民,用求助的眼神看着他。 李世民一愣,反应过来,笑道:“冯先生初来乍到,并不了解长安的美食。既如此,就让我来点吧。” 他说:“单笼金乳酥,光明虾炙,玉露团”,巨胜奴,鸭花汤饼,汤浴绣丸。” 小二应了声是,就跑去上菜了。 “对了,差点忘了一件事,吃饭怎么可以没有美酒相伴呢。”李世民笑着说。 他冲外面喊了声,“博士,来壶酒!” “博士?”冯建忠怀疑自己听错了。 李世民确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冯先生,怎么了?” “没什么。”难道博士就是小二的意思?冯建忠心里想。 酒上来后,李世民与他碰杯,一饮而尽。 “好酒!”李世民转着酒杯,说,“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品尝到这样好的葡萄酒。这可是从西域而来的。” 葡萄酒?冯建忠看了一眼,这个酒看上去是绿色的。 虽然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但是万一不小心喝醉了,会耽误下午还要去的地方,思及此,冯建忠问李世民:“有没有茶?” “茶?”李世民奇怪道,“茶一般都在寺庙里,一些达官贵人家里也有一点。冯先生为什么想喝这个?” 原来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饮品啊。冯建忠这才知道,连忙笑道,“没什么。突发奇想而已。” 菜依次端了上来,冯建忠很是好奇,他这才知道那些菜指的是什么。 单笼金乳酥”是奶黄大包,光明虾炙”是烤活虾,玉露团是豆粉烤干,巨胜奴则是油炸的黑芝麻馓子。 鸭花汤饼是面片汤,汤浴绣丸,是用碎肉和鸡蛋做成大如绣球的丸子,跟狮子头差不多。 非常满足的品尝完了美食,休息了片刻,冯建忠问:“殿下,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李世民一笑,“芙蓉园。那里的夜景非常美丽,值得一看。” “可是,”冯建忠有些犹豫,“那里应该是达官贵人才能去的地方,你带我去,是不是不太好?” 李世民说:“谁说是达官贵人才能去?僧侣,平民,都可以去此地游玩。” “原来如此。” 此文的部分内容出自《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作者是森林鹿,特此说明。 |
入唐 第八章 曲水流觞 两人一边骑马,一边聊天,并没有觉出赶路枯燥来。 “到了。”李世民指着前方,说:“这就是芙蓉园。” 冯建忠看着前面大气古朴的建筑,不由得觉得唐朝的建筑果然比现代的更有古韵。 进了芙蓉园,发现里面有很多游人在此游玩,有说有笑,好不快意。 “先生请随我来。”李世民下了马,领着他往里走。 “这是紫云楼。”李世民指给他看,“此楼地势极好,站在楼上,可以将整个芙蓉园尽在眼中。” “不过此处离紫云楼尚远。”李世民笑道,“先生可以先随我去曲水流觞。” 走过一段路后,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一条溪水蜿蜒而下,人们围在河边,一个盘子上放着一个精巧的酒杯,顺着溪水流走。 见到他们两个人来,有个人很热情的邀请他们一起赋诗游玩。 “啊?可是我不会作诗啊!”冯建忠刚说完,只间李世民拉着他的手,不由分说的往一处坐下了。 “无妨,如果做不出诗,喝了杯中的酒即可。”李世民小声在他耳边说。 冯建忠感到耳边有种酥酥麻麻的感觉,一股热流吹在他耳畔,他不自在的移开了目光。 只见有不少衣着华贵的人向李世民打招呼,显然是认识秦王殿下,李世民也笑着回应。 正所谓怕什么就来什么。 酒杯正好飘在他的身前停下。 冯建忠觉得自己丢人倒没有什么,但是这次自己是和李世民一起来的,并且其他人一定认为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他在心中默念:对不住了诗人们,只好借你们的诗词一用了。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冯建忠思索片刻,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因为大家只是为了玩乐,所以题材不限,内容不限,都比较随意。 因而冯建忠说出的词并没有引来什么争议,甚至有几个人对他的词啧啧称赞。 冯建忠心想:毛主席的词,肯定能过关,而且不用担心与这里的诗人说重了。 李世民笑着对他说:“先生的词句新颖,不拘一格,何以如此自谦?” 盗用了别人的诗句,没想到还会引来夸赞,冯建忠有些汗颜。 他干笑了两声,说:“过奖了。” 依次有几个人被转到,一一吟诗。 终于,酒杯转到了李世民这边。 李世民不慌不忙,吟道:“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好诗!”“好诗!”众人交口称赞。 李世民笑着,把目光望向了冯建忠。 冯建忠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何意?”趁没人注意到这边,李世民悄悄的问他。 “这个是称赞你的意思。”冯建忠悄悄的回答他。 李世民的笑意更浓。 众人一直玩到了晚间才散。 没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才也这么好,冯建忠不免也有所意外,虽然这里的人谁都能做出两句诗,但是他觉得李世民做的诗格外大气。 夜晚,繁星闪烁。 宫殿里渐渐亮起,蜡烛暖黄的灯晕照亮了前路。 真的很美。 冯建忠感到赞叹,原来古代的建筑设计的有如此美感,尤其是这烛火的布置,总让人觉得有些梦幻。 李世民却有些神秘的冲他一笑,拉起他的手,说:“先生,随我去一个地方。” 哈哈,拉小手了。o(≧v≦)o |
入唐 第九章 天下 冯建忠一时有些无语的看着两个人交握的手。 这位秦王殿下真是热情,今天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拉他的手了。 难道古代人熟了之后都喜欢这么亲密吗? 冯建忠很少这样与别人拉着手,印象之中也就只有小时候和父母拉过。 而且两个男人拉着手,总觉得怪怪的。 只是从指间传出的温热,不知为何,却让他有些眷恋,一时也不想松开。 现在这么黑,到路上也没有几个人,再者,两人宽大的衣袖遮住了紧握的手,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还在思量间,只见李世民拉着她七拐八拐拉着他七拐八拐,走到了一条偏僻的小路上。 接着,紫云楼已近在眼前。 “殿下这是抄了近路?”冯建忠问。他记得如果从官道走,应该还挺远的。 “是啊,我差点忘了,还有这样一条路。”李世民笑着说。 顺着台阶蜿蜒而上,冯建忠听到李世民轻声说:“有时候,如果用大道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话,用些旁门左道也无妨。” 总觉得他说的这番话别有意味。冯建忠思索,难道这里就已经暗示了玄武门之变必定会发生吗? 是否他认为,如果不能用正道得到皇位的话,谋反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因为在思考,难免有些心不在焉,冯建忠不小心踏空了一个台阶,眼看就要掉下去。 危急之间,一双手紧紧的握着她,将他拉了上来。 冯建忠受到冲击,一时不稳,被他抱在了怀里。 他有些心神不定的向下看去,下面黑漆漆的,就如同万丈深渊一般。 “先生,小心。”李世民扶稳他,“拉着我的手,不要松开。” 两人一前一后地向上走去,望着他的背影,冯建忠心里安定了不少。 一路向上走,过了片刻,已经到了最高点。 虽然路已经不再崎岖,两人的手却也没有松开,似乎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凭栏而望,果然一片辽阔。 “站在这里,就觉得天地已在脚下。”李世民望向远方,目光深远,“山河百川,皆入我怀。” 这位秦王殿下,似乎在他面前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殿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冯建忠望着他,不容置疑的说:“殿下定会得偿所愿。” 看着他笃定的神情,李世民不由得一怔。 如今太子之位固若金汤,虽说他的名望声势已经隐隐可以与太子并肩,但他明白,皇帝从无更换太子之意。 是什么让他如此笃定,自己一定能取而代之,登上那至尊之位? 似是看出他眼中的不解,冯建忠轻笑,说:“我明白殿下之志。殿下非池中之物,岂能甘居人下?” “如果,殿下可以带来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盛世,纵使有些许污点,又有何妨?” |
入唐 第十章 知音 李世民定定地望着他。 冯建忠在他的眼眸中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难道他不喜欢别人说出他的野心?被人怎么看着,冯建忠难免有些忐忑,一颗心扑通直跳。 良久,才听到了对方的声音。 “从未有人这样直白的说出了我的野心。”李世民目光沉沉,“也从未有人这样懂我的志向。” “或许,你我更是知己。”他发出一声轻笑,饶有兴致的看着冯建忠惊疑不安的神情。 冯建忠这才知道自己被戏耍了,不觉好笑,“殿下看着冯某这样的惊慌失措,觉得很有趣吗?” “是很有趣。”李世民笑着说。 冯建忠顿觉无语,扭过头来看着星空闪烁,“在我的家乡里,可是看不到这样明亮的星辰。” “冯先生的家乡?”李世民好奇,“不知在何处?” “在很遥远的地方。”冯建忠心想,一千多年之后,可不就是很远吗? “真想去先生的家乡看看。”李世民调侃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养出先生这样的妙人。” 冯建忠失笑,心想:那你恐怕是去不成了。 毕竟,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回去。 思及此,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是孤身一人,父母也早就去世了,身旁也没什么亲近的人。 不知为何,他想回去的心思也没有那么迫切了。左右在哪儿都是孑然一身,也没什么牵挂可言。 而且,他望向李世民,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他还这么欣赏自己,这种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思及此,他不免有些得意起来。 许是他的笑容太过明显,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经转头看向他。 “先生为何事如此高兴?”似乎被他的笑意传染,李世民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啊?没什么。”冯建忠有种被抓包的感觉,不自在的摸摸鼻子,转移话题,“我们是不是该走了?好像快宵禁了。” “不是快,是已经。刚刚鼓声已经响了。”李世民回答。 也许是站的太高,离城中也有些远,冯建忠一直在想事情,并没有察觉到鼓声。 也许,习武之人的耳力比平常人要好不少,冯建忠在心里想,“那我们怎么办?” “要是被执金吾抓住,你说谁会捞我们出去?”李世民却是一点也不慌,开起了玩笑。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开玩笑,真不愧是干大事的人。冯建忠在心里吐槽,还是顺着他的话想下去,“有那么严重吗?这里查的这么严吗?” “这里是都城长安,你觉得呢?”李世民反问他。 “冯建忠一介平民,不足挂齿。倒是殿下,要是因为这个入狱,可是青史留名啊。”他干脆也开起了玩笑。 李世民笑起来,拍了拍他的手让他安心,“好了,本王怎么舍得让先生入那牢狱之地呢?我们就在此住一晚吧。” |
入唐 第十一章 调戏 进了宫殿,冯建忠不得不感慨,不愧是皇家宫殿。 这个布置,如此豪华,他甚至还看到了一个浴池,这不就是VIP级的待遇吗? 见他们二人来了,侍女侍候着冯建忠更衣沐浴。 冯建忠一下子被众多美女环绕,有些不习惯。 见他手足无措的样子,李世民屏退了的侍女,调笑着说:“既然先生不习惯侍女伺候,就由我来侍候先生更衣吧!” 说完,作势就要扒他的衣服。 冯建忠抓紧自己的衣服,后退几步,连忙说:“哎,哎,哎,你不要过来啊!” 见他一副死守贞洁的良家妇男模样,李世民笑得很开心,说:“世民怎敢轻薄先生?既然如此,就让先生自己更衣吧。” 冯建忠如蒙大赦,连忙跑到一旁的殿内更衣去了。 仆人们将他领到了一处浴池内,只见有人拿着衣物毛巾,侍奉在侧。 “你们都下去吧,我自己来就好。”冯建忠赶紧说。 仆人们一一退下。 不得不说,这里的浴池真大,而且一看由青砖铺制而成,感觉比现代自己去过的浴池不知道好多少倍了。 毕竟现代自己不算有钱,这里怎么说也是皇亲贵族会住的地方,布置当然要好。 心满意足的泡完澡后,冯建忠披上衣服,打算告诉李世民一声,自己就去歇息。 有氤氲的水汽传来,冯建忠不敢再上前,隔着屏风说:“殿下,我先去歇息了,你慢慢泡。” “急什么?宫人撒来了花瓣,冯先生不如和本王一同?” “不了,不了。”冯建忠连忙推辞,心想,两个男人泡鸳鸯浴算什么。“我先走了。” 隔着屏风也能看出某人落荒而逃的样子,李世民嘴角微勾,不由得笑出声来。 仆人端上一杯酒,李世民接过,在浴池内轻轻抿了一口。 这个人真是有趣,他在心里想,我似乎越来越喜欢他了。 第二日。 宫殿里布置豪华,睡起来也非常舒服,冯建忠直到日上三竿才悠悠醒来。 “啊!”一睁眼发现床头有一个人,还看着自己,绝对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先生醒了。”李世民站起身,说:“吓到先生了,真是抱歉。” 话虽这么说,他的眼底却并无歉意,反而满满都是调侃。 “殿下这么喜欢站在人床头吗?”冯建忠吐槽。 “不,我只是在喜欢站在你的床头。” 一时无语,冯建忠于是说:“殿下,我想你应该站在你宿敌的床头才对 ,要么杀了他,要么吓死他。” “哈哈哈,冯先生真是风趣。”李世民笑道,“请先生更衣,然后去前厅用饭吧。” 坐在桌前,冯建忠大概知道那个片汤叫馎饦汤,他之前吃过,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不过知不知道菜名也不影响他吃饭。 其实,现在的喜欢看上去还是很纯洁的。(bushi)以后就不好说了。(≧?≦) |
好看 |
入唐 第十二章 练字 用完膳后,李世民在一旁处理公务,冯建忠找到一本字帖,索性练起字来。 写完一篇,冯建忠提笔写下一个字时,听到头顶有笑声传来。 李世民忍俊不禁,“冯先生的字....” 斟酌片刻,他似是想好了用词,“真是别致。” 冯建忠的笔一顿,什么别致,不就是丑吗。 能说出这个词,估计想了很久吧。 “殿下取笑了。”冯建忠的笔未停,他在心中吐槽,要不你试试穿越去认识一个不同的文字,他才来几天,写成这样不错了。 不管别人看的懂看不懂他写的,起码他自己能辨认出来了。 “不对。”李世民突兀的说道,“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 见冯建忠不明所以,李世民握住他的手,在他身侧坐下,把刚才那个字又写了一遍。 看着纸上的峙字,竟然有模有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李世民念出这句诗,笑着对冯建忠说:“先生聪慧,自然进步神速。” 冯建忠惊喜,扭头说:“有名师相教,自然进步一日千里。” 说完后,因为两人离得极近,他的嘴唇不小心碰到了李世民的脸颊。 李世民感到脸上有温热的触感传来,一愣,手不自觉得一松,墨在纸上氤氲成一团。 冯建忠感觉自己脸颊滚烫,慌忙想让站起,却因为身体被环住而动弹不得。 良久,两人默契的将这个意外当做没发生过。 李世民正想开口,听到有下人脚步声传来。 看到两人姿态亲密,下人愣了一下,方说:“有杜大人的信件。” “杜大人?可是杜如晦?”冯建忠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又意识到什么,奇道:“你怎么知道如晦?” “只是碰巧听人说过而已。”冯建忠敷衍道,转移了话题,“杜大人写了什么?” 李世民没有避讳,将信件递给他,冯建忠一看,很是简短。 “臣听闻殿下回来,还未来得及拜会。” “明日松文馆,敢请一叙。” 把信还给了李世民,冯建忠问:“松文馆是何地?” “是长安城文人墨客喜欢去交流的地方。” “明日松文馆,你也一同去吧。”李世民说道。 “杜大人只邀了殿下一人,这样是否不妥?” “没什么不妥的,正好让你们二人认识认识,以后说不定会是同僚。”李世民解释道 。 既然如此,反正冯建忠也想见见历史上著名的大臣杜如晦,因而没什么意见了。 松文馆。 只见此地很大,外面松树耸立,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冯建忠环视四周,看到馆外的竹林茂密,馆就像在竹林深处一般。 不时有诗句传来,冯建忠已然对这里的人动不动就作诗见怪不怪。 “这是 。”他忽然停住,看见一座石碑上,密密麻麻的诗文。 奇怪的是,这诗文并不整齐,反而十分杂乱。 石碑是白色的,有人刻诗,也有人直接在上面用墨笔写诗。 其实唐朝还没有大人来称官吏的说法,为了行文方便,所以写了这个。此文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特此说明。 文中一些地方为了剧情需要,都是私设,比如说这个松文馆。 |
入唐 第十三章 松文馆 见他停下脚步,李世民问:“冯先生也想在上面题诗吗?” 冯建忠摇摇头,“为什么要在石碑上写诗句?而且,还不是出自同一人的手。” “兴之所至,随手涂鸦而已。”李世民回答,“墙壁上,亭子里,都可以作诗。” “原来如此。” 到了松文馆里,只见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在桌子上吟诗作画,还有一起喝酒的。 李世民带着他到了一个藏书阁,里面琳琅满目的各色书籍应有尽有。 在一处停下,只见杜如晦坐在桌前正在读书。 “殿下到了,请恕如晦看的入迷,没有迎接。”杜如晦连忙起身。 “无妨。”李世民说,随即拉着冯建忠上前,“这是冯先生,在军中认识,是他助我生擒了王世充。” “原来是这位仁兄,失敬失敬。”杜如晦一拜。 “不敢当不敢当。”冯建忠连忙回礼。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说道松文馆,冯建忠灵机一动,说:“殿下,你有没有想过建一个文学馆?” “对,我今日邀殿下前来,就为此事。” 杜如晦连忙补充。 “文学馆?”李世民若有所思。 “不错,名为讨论文学,实则为了招贤。”冯建忠说。 “你是说,用这个文学馆来笼络群臣?”李世民问。 “不仅仅是群臣。据我所知,如今虽有战乱,但很快就会平息。到时候,应当有不少学子来参加科考,谋求官职。”冯建忠说。 他接着道:“其中不乏有家庭贫困者,如果殿下愿意接济他们,想必他们会效忠殿下。” “冯兄聪慧,这是个好办法。”杜如晦看上去很欣赏冯建忠,这么一会儿就称兄道弟了,“这一点我并没有想到。” 李世民点点头,下了决心,“这样吧,如晦,你来负责此事,阿耶那边我去说,你不必担心。” “好。”杜如晦回道。 “我可以为杜兄效力吗?”冯建忠问道。 这么好的一次近距离观察名臣的机会,他才不会错过。 “冯兄大才,放在我这里不是可惜了。”杜如晦连忙推辞。 冯建忠只得将目光望向了李世民。 看着他期待的目光,李世民一时也不忍拒绝,于是道:“也好,你在如晦那里先熟悉一下官场,多和人结交,以后我也好派你办事。” 听到这些,杜如晦没了顾虑,他也很高兴和冯建忠这样的人多多交流,于是应承下来。 到了松文馆大厅,只见人们分成两波,中央的两个人辩论得正凶。 李世民与冯建忠对视一眼,默契的走上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只有杜如晦有点摸不着头脑,殿下和冯兄什么时候这么熟了?不是才认识不久吗? |
入唐 第十四章 长平之战 只见一个蓝衣男子与一个白衣男子在中央,讨论着什么,争辩不休。 他们前面还有一张地图,有点像军事布防图。 “那个蓝衣的是张公谨,白衣的是唐俭。”杜如晦悄声说。 他对一些常来这里的人比较熟悉。 张公谨说:“长平之战,胜负的关键在于将领。秦国任用战神白起,百战百胜,而赵国之将赵括,只知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经历,因而秦胜赵败。” 唐俭却说:“两国交战,即使将领重要,但并非一人之功。秦国应侯范睢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让赵王误以为秦人惧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并且隐瞒白起为将的消息,这才是胜利的根本所在。” 张公谨不服气,接着说:“军之将领,就如一国之君,是胜负之命脉。你不认为将领为根本之因,反而认同阴谋诡计,这又是什么道理?” 唐俭不疾不徐,解释道:“两国交战,说根本是国力之争,秦赵看似实力相当,实则秦强赵弱,这才是决定了此战之胜负。” 李世民偷偷跟冯建忠咬耳朵,“先生怎么看?” 冯建忠思索片刻,回答,“我认同唐俭的说法。” “为何?”李世民问。 “因为秦国实施军功授爵制,将士们势必拼死一战,因为即使死了,也可以由子嗣继承爵位。” “而赵国不然,爵位都由贵族垄断,即使战死沙场,也一样得不到什么,反而自己的母亲,妻子与孩子会失去依靠。”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点头。 他这才发现所有人都向自己和冯建忠看来,杜如晦向他解释了一通,说是张公谨注意到了秦王,所以停下来辩论,打算来见礼的时候,正好听到他和冯建忠的一番交谈。 因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们。 李世民淡然自若,因为他早就习惯了被人关注,反而是冯建忠突然被这么多人围观,有些不适应。 李世民习惯性的牵了冯建忠的手上前,对张公谨与唐俭说:“这位是冯先生,是当日助我生擒王世充的壮士。” 被说成壮士的冯建忠...... 张公谨是军中之人,又听说此人助秦王生擒了自己昔日的头领,自然十分佩服,抱拳道:“失敬失敬,不知可否切磋一番?” 冯建忠干咳几声,“下次一定。” 说完了,他觉得这句话莫名熟悉,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唐俭也走上前来,他一向会察言观色,见李世民待他亲厚,不同寻常,自然也神色恭敬:“见过冯公子。” “不敢不敢。”冯建忠连忙回以一礼。 寒暄几句后,众人又把目光放向讨论的长平之战。 张公谨问:“冯公子为何认为此战胜负关键在于秦国的军功授爵制?” |
前排前排 |
楼楼的文风好温柔,古风气息好浓郁 |
我感觉自己滴文写的不太好,楼楼有兴趣点评一下下嘛? |
dd |
刚刚发现简介有错字,改不了了,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就行,凑活着看吧... |
入唐 第十五章 但为君故 不完全符合历史,人物ooc预警 私设一下长孙皇后叫长孙无忧 “这个要从商鞅变法说起。”冯建忠回答,走到桌前,拿笔写字。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 冯建忠读完,说:“这是从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因为这个变法,秦国富强,有了一统天下的国力。” 几个人听得似懂非懂,因为有好多他们不知道的名词。 “而军功授爵制,则是让秦军无往不利的重要制度。” “秦国仅仅用了九年就统一六国,这个制度功不可没。” 李世民笑了,“冯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几月后。 秦王府。 李世民和冯建忠一同回府,就看见长孙无忧迎了上来,低声说:“太子殿下来了。” 李世民皱眉,太子李建成向来和他面和心不和,怎么会来秦王府找他。 “世民,你可让我好等,终于回来了。”李建成笑着走上前,“我刚打完刘黑闼班师回朝,就来找你了。” “还未曾恭喜大哥此次立下大功。” 李建成把目光投向冯建忠,“这位是?” “这位是冯建忠,我的门客。” 冯建忠上前行了一礼,然后偷偷打量着李建成。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太子李建成,他在心里想。 “正好,阿耶召你我入宫。”李建成打量了冯建忠一番,说:“让这位冯公子一起去吧。” 什么?进宫!冯建忠懵逼了,你们这里的人都这么随便吗?不怕我是个刺客吗? 李世民低头,在他耳边说:“冯先生不必担心,你是我的随从,跟着我就行。” ...好吧,去看看皇宫什么样也行,正好见见世面。 大明宫。 李渊站在湖边,撒下一把鱼食,看着鱼儿为了争食而争先抢后的游走。 “陛下,太子殿下和秦王到了。” 李渊转身,一眼看到了冯建忠,微微一愣。 倒是难得见这样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的人,可惜只是个随从。李渊打量了他一下,本来以为他是哪家的公子,但见他躬身站在李世民身后,明白了他的身份。 “建成,此次攻打刘黑闼,你做的很好,没有让阿耶失望。”李渊说完,看了眼李世民。 李世民脸上并无任何神色变化。 “陛下谬赞,孩儿也只是尽力而为,不愿辜负阿耶期望。”李建成回道。 几个人走到了御花园,只见树木青翠,花朵掩映在丛林中。 这个季节居然还有这么多花盛开。冯建忠看到了一朵白色的芍药花,很是新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不要乱看。”李世民小声提醒。 冯建忠点点头,就看李渊在一处宫殿前停下了。 子衿宫。 这个宫殿名字好奇怪,冯建忠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好像是曹操的诗。 走进去才知道,这是一处图书馆,里面藏书丰富,有宫人在这里整理书籍。 “世民,你建的文学馆怎么样了?”李渊出声。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原创小说 最新文章 |
异世玄幻《神父特蕾莎》 |
明牌暗战 |
《元界之殇》—不后悔的新书推介 |
笑谈学校 |
龙龙一行人的穿越记 |
《秋灯琐忆》 |
《元界之殇》—不后悔的新书推介 |
净闲物语 |
玫瑰 |
写作技巧交流,文段求评楼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